玉女房前祭嫘祖 乐山乡民念青衣

26.04.2014  19:52
      四川在线乐山讯(四川在线记者  高懿  实习生  周娟)今(26)日,雨后的乐山空气里满是春夏的清爽。三江汇流的乌尤山下,垒坻门前,一场嫘祖祭祀活动正在进行。        “江神上古雷塠庙,海穴通潮玉女房。”祭祀典礼以青衣山(即乌尤山)山门为背景,山门牌坊上这副楹联,所提到的“雷塠”、“玉女”,据考证就是指嫘祖,雷塠庙、玉女房自然就是嫘祖的庙堂。嫘祖又被称为“青衣”。历经千年沧桑,雷塠庙已经不复曾经的容貌。而在周边依稀留下的青衣山、青衣川、青衣坝、青衣江、青衣道观、青衣铺等地名,依然使人不难领悟到嘉州先民数千年来对嫘祖的崇拜追思之情。


                                                                                  诵公祭文
        上香、祭酒、诵公祭文……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身着汉服,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等传统仪式,有板有眼地展示在观众面前。随后的祭母文艺演出,更加平实直白地彰显了活动主题——“中华母亲·嫘祖”。

文艺演出
        《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唐代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上香
        也就是说,嫘祖并不是因为当了黄帝的夫人而得以流传,传说中嫘祖至少做了两件大事:发现了种桑养蚕之法,开启了丝绸纺织产业;提倡婚姻嫁娶结束“群婚”乱象,开族外通婚之先河。        名人故里往往成为争论焦点。关于嫘祖的家乡,有10多个地方涉及争议。河南的开封、荥阳;湖北的宜昌;浙江的杭州;四川的盐亭、茂县、乐山……        乐山,与嫘祖故里产生联想,也许是因为“青衣”。现在的乐山人,对嫘祖的了解或许不多,但是对“青衣”一词可以说耳熟能详。不过,这与京剧毫无关系。        据乐山文史专家唐长寿考证:在乐山,嫘祖文化意味着青衣文化、蚕桑文化。在教授人们栽桑养蚕纺丝织绸的过程中,嫘祖经常穿着青衣,乡民们称其为“青衣神”。如今的青衣山、青衣坝、青衣别岛,以及垒坻山门、雷塠庙,集中反映了乐山青衣文化。        成立于2009年,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碧山乡中桥村的嫘祖蚕桑文化陈列馆,蚕具、竹签簇、织绸机模型……一件件从农户家收集的蚕桑工具和复制品,真实记录了乐山传统桑蚕丝绸业曾经的兴旺。丝绸、瓷器,曾经是古代中国经济的象征,乐山人对青衣神的膜拜,自然不难理解了。        曾有人建议,把青衣女神作为乐山的形象代表。不过,也有人指出,乐山已经有了三江女神、鳄鱼女神,还有即将动工的凤凰女神,青衣女神想要胜出,还是有不小难度。        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郜晋在祭祀活动现场说,嫘祖是中国上古时期最杰出的女性,堪称中华人文女始祖和中华母亲。同时,嫘祖与乐山又有着深厚的渊源,青衣文化是乐山宝贵的传统文化之一。“北祭黄帝,南拜嫘祖”是中华儿女对先祖的怀念和对华夏文明的延续。举办此次活动,目的就是推动嫘祖文化在乐山的弘扬和传承。        活动现场发放的《嫘祖文化在乐山》创刊号,公开发表了《关于中国人过自己母亲节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我国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必照搬外国人的母亲节作为中国人的母亲节。中华母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母亲文化及其延伸出来的孝德文化和家庭文化,其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倡议把中华之母——嫘祖的生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十,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