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猎奇 游客慕名而至 踏破阴平道寂寥

07.10.2016  08:37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沿着阴平古道巡山。

  十一黄金周,天气出奇的好,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夏天。本来秋意浓厚的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再度热闹了起来,“游客数量较平日翻了三四倍,其中3日为最高峰,达5000人次。”唐家河保护区旅游科陶科长称,今年,重庆、遂宁、南充的游客明显增加。据介绍,来唐家河保护区的游客至少有6成会到往摩天岭,慕名而来走上一段阴平古道。
  摩天岭的阴平古道,堪称最险要的路段。陶科长说,景区观光车会把游客送到栈道入口,然后艰险的徒步便开始了,从海拔几百米处,攀爬到2000余米,“走完全程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这段阴平古道,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自古留下的石路,有的则是就地取材,重新修补的。“游客选择徒步阴平古道爬上摩天岭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这里的自然风光,天气好加上运气好的话,可以看见多种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牛、黑熊等等。”陶科长说,国庆假期的时候,天气好,游客们的运气也好,有不少珍稀动物出来晒太阳觅食,“松鼠、猴子更是随处可见。”
  由于摩天岭沿途都是野生动植物,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区严禁宠物入内。随着十一游客的增加,宠物寄存处也迎来了高峰,“最多一天,有80只宠物到来。”陶科长说,景区为保护阴平道保护游客,也增加了巡逻人员。
  据介绍,唐家河的猴子也是出了名的“匪”,曾经有不少游客被其抢包。
三国时大军开路
如今密林砍出阴平道
  年轻人找不到路了,64岁的向导罗永东也是40年前走过……
  年轻人找不到路,年迈者又走不动了。重走阴平古道的计划,眼看就要搁浅。
  不甘心,记者扭着青川县委外宣办副主任刘保刚,以前在山里挖药、打猎的都问了一遍。
  “你们老岳父可能熟悉一些,他以前经常到深山里去收药材。”一老猎户告诉刘保刚。于是,刘保刚的岳父、64岁的罗永东成了我们的向导。手握镰刀,一砍一拉,树丫藤蔓便落下,几经反复,一条仅够一个人行走的小径在密林子里显现出来。
  在清溪古镇的高山险谷里,路不是走出来的,而是用刀砍出来的。随着罗永东手里的镰刀挥舞,跟在他身后,踩在满是苔藓、枯叶的松软泥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时不时还有“豁辣子”招呼着,“寻幽探古”别有一番滋味。

老药材商带路
霍霍磨起长柄镰刀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郡,即今甘肃陇南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经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据《三国志》里的记载,阴平古道长265公里。罗永东要带我们走的,是阴平古道清溪古镇阴平山的一段。
  罗永东年轻的时候在阴平山下干农活、在山里收草药,“收草药的时候曾经走过阴平古道,还翻山去过文县”。
  而这,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儿了。“那个时候,河谷路段已经修成了公路,但山里面还是老样子,大多是进山砍柴、打猎和挖药的人在走。”罗永东说,为了收到好药,他就跟着挖药的进山,然后找个地方住下来等着,等挖药的一出来他就买了。
  “不知道现在的路怎么样?”罗永东说,山上的地都退耕还林了,猎户也不打猎了,只是偶尔冬天还有人去砍点柴烤火。
  出发前,罗永东换上运动鞋,拿出长柄镰刀,在磨刀石上霍霍地磨起来。
  “要去钻老林子,没有镰刀可不行。人家三国将军都是大军开路。”他说,估计现在多处路段都荒芜了。

茶马古道驿站
半边街已被废弃

  阴平山海拔1700多米,罗永东带着记者在山脚河谷里蜿蜒的道路上行驶,十分钟后,本来仅容一车行驶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未经修筑的山路。
  山路有约2米宽。“这就是古道的一部分了。”罗永东说。看着记者诧异的表情,他再次说,“这就是古道的一部分。”
  他说,这条路是在唐代的时候,在山里开采铜矿而拓宽的。“虽然矿早已废去,但是半边街却留下了。”后来成了青川往平武再进松潘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家里的老人曾经对他说,茶马古道上,两三匹骡马可以并排走,“你说路是不是很宽嘛。”
  边聊边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一片平整开阔的草地,“这里就是半边街。”罗永东说,不过早就废弃了。草丛里仅有一两个石墩,似乎要向人们证实这里曾经的热闹。

古道消失在眼前
拉着藤蔓前行

  大路也在这里没有了。开阔草地的后面,便是密林。在密林前的一块石头上,罗永东招呼大家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喝口水,前面就要进入艰险的路了。”
  一盒牛奶,一个猕猴桃,几颗枣,“打尖”之后,罗永东继续让手中的镰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与树枝藤蔓跳着华尔兹。
  越来越多的树枝藤蔓遮挡,加上枯叶青苔的覆盖,古道几乎在密林里失去了踪迹。
  罗永东抡起镰刀,开始伐了起来。一刀划过去,一片一米高的杂草随刀“弯腰”。一棵小树,罗永东只需两三刀就可劈倒。
  随着罗永东的镰刀挥舞,一条仅够一个人行走的小径在密林子里显现出来。
  一路走,一路开道,凉爽的秋日里,罗永东褪去了外套。
  林子越来越密,道路越老越湿滑,山势也越来越险峻,我们小心翼翼跟在他的身后。攀山过程中,时而有潺潺溪流声萦耳,时而有咕咕鸟叫音盘桓,山间的清流,将峡谷拨弄得更加幽深。其中有几段,由于年久无人走和养护,路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跟着老罗在半山上拉着藤蔓走,距离谷底约200米,流水的回声很响。
  40年前,罗永东也这么走过,也是以这样原始的方式。“以前,山上还有田,现在都退耕还林了。”正说着,罗永东抡起镰刀,往正上方一打,树上带刺的果子掉了下来。他再用镰刀一锄,皮被舂开,一颗颗板栗露了出来。“这山上,有很多野生宝贝。”罗永东说,从前,他的亲戚腿疼,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最终还是来山里挖中药材治好了。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毛玉婷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装不下的野板栗和毛梨儿 带不走的山乡情
  在青川清溪古镇,有许多虎姓回族百姓。当地退休老教师段炳华介绍,虎又念mao,和“猫”相通。如果有人说,“你好猫”,实际是在说,“你好威武”。他认为,一些回族人正是沿着阴平古道而来,“古道不仅是一条通商路,更是一条民族融合路”。
  午餐时,记者在64岁老人罗永东的带领下,在阴平村感受了虎氏山庄的铜锅牛肉,味美。吃饱了,我们再来说说重走阴平古道的一些小事儿。
  走到高山区,在一条溪流处,路没了。老罗拿着镰刀四处寻找无果,认定路是过小溪的。
  他捡了个石头扔进水里,溅起高高的水花,他说这个塘很深。又在下游寻了一阵,便蹦跳着过去了,怎么也难相信他已经64岁了。我们的女记者跟着他学,人倒是过去了,不过一滑,坐了一屁股稀泥。这一滑,手下摸得一物,一看,是核桃。于是,很快便在草丛里寻得一堆,还有许多在树上,老罗向树干上蹬一脚,草丛一阵哗哗响,落下不少。
  老罗说,这个核桃没法吃,要吃只能用针挑,可以拿来搓手,活动经络血脉。
  上山容易下山难。回来时发现刚刚走过的路全都不见了,老罗拉着女记者走,我在后面一步三滑,还被“豁辣子”招呼了,隔着衣服也能感到火辣辣。有一段石头峡谷简直就是手脚并用都不够,用连滚带爬比较形象吧,很陡,都是抓着草和树枝下来的。
  快到山脚的路边,老罗停了下来,我们看到一些藤蔓上结满了果子,树上也有带刺的果子。老罗说,我们运气好,这是毛梨儿(野生猕猴桃)长到了野板栗树上,一举两得。
  大半天的“密林访古”也着实累,索性就休息摘果子玩。老罗爬到树上去用刀背打,我们就在下面捡。去的时候装猕猴桃和枣子的口袋,换成了野板栗和毛梨儿。
  老罗说,回去板栗烧鸡下酒。只可惜,来得匆忙,走得也匆忙,没能陪老罗喝酒。
  这酒欠下了,一定找时间碰杯。 唐金龙毛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