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国的曙光——我的斯里兰卡支教之旅

17.09.2015  11:58
作者:罗思敏 来源:资源学院

    
   编者按: 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3级罗思敏同学,利用暑假赴狮子国斯里兰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她参加了国际义工组织,体会到了在异国他乡开展支教活动的艰辛和不易,也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本网特邀她讲述的异国故事。

  …………………………………………………………………………………………

  8月3日,在国际义工组织Gapper的领导下,我得到了前往狮子国(斯利兰卡,因国旗上有狮子图案而得名)支教为期4周的机会。难忘备课时的不眠不休,毅然坚持;难忘不忘初心的勇气,坚定前行;难忘一路上真挚的友情,孩子们笑靥如花。怀揣着期待与憧憬,携带着激情与梦想,我正式开启了这段令自己刻骨铭心支教之旅。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申请之初,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因为Gapper组织不仅会审查教学计划,并对英语能力进行考核,还进行了义工名额限制——每年在全球招募的义工人数不过800人,然而最难的不是教学计划,也不是备课,而是斯里兰卡人的英语发音。斯里兰卡人的发音有着特殊的口音,甚而有一次在别人叙述之后,我非常不礼貌的回了一句:“What did you say?”,令场面颇为尴尬。而令人庆幸的是,有着较为标准口音的斯里兰卡人Harsha热心地帮助我,让我与当地人的交流得以顺利进行,幸而把握住了这次去狮子国的机会。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考验还在后面。Gapper只给了我一个支教住址,没有具体的路线图,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只能不停地询问街上的行人。斯里兰卡普通民众的英语水平不是特别高,仅仅只能理解我说的单词。在热带紫外线的烘烤下,我一路走一路问,心中充满了无助与茫然,开始怀疑当初的想法是不是太过稚嫩,非去不可的勇气是否来自于冲动,内心几乎崩溃。

  偶然间,我遇到了一位当地警察,“这个地址在山上,离这里还很远呢!”看了看我手中汗涔涔的纸条,瘦削的他打量着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从下飞机以来9个小时滴水未进的自己的一度陷入绝望。面对我的失望与落寞,警察叔叔主动上前询问,在了解了我此行的目的之后,好心的他开着车将我送了过去,让我在这段异国之旅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

   克服困难 不忘初心

  当带着装满了给小朋友们准备的字典和卡片的行李箱到达目的地后,此时的自己心里只想着好好休息一下。而到了宿舍上楼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热水器的概念,常年淋洗冷水浴。望向自己的床铺,发现一个搭在框架上的小木板,和配有颜色发黑发暗的旧床单,咯吱咯吱作响,伴随着浓重的汗味。支教的第一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醒来,我竟然发现自己睡在床板和床沿的交界处,床板已经支出去一大半,随时都会滚下床来。内心惊慌,满眼无助,无奈的我只能叫来了一个室友,让她帮忙抬着床板,才得以安全下床。

  随便梳洗之后,我们便匆匆坐上了开往Somawathi孤儿院的车。在车上用饼干就着水对付早饭的时候,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很认真地问自己,这样怎么能坚持一个月。可是当想到自己备课、面试等环节的付出,想到出发之前对Harsha说“我一定让他们因为我多一点笑脸”时内心的坚定,为了自己的初心,我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用行动诠释爱的真谛

  我主要负责的是英文的教学,并协助老师完成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融入课堂,要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英文的教学。小孩子都免不了调皮,第一次上课之后,他们写的作业上不是单词,而是画得很丑的人物像,上面写着“Rose”(我在当地使用的英文名)。看着那一张张图的时候,心里在滴血,自己因为出于爱来到这里,却没有被用爱来好好对待。由此心里曾产生巨大的落差,而一度感到失望。

  但爱总是能够熠熠生辉,温暖人心。孤儿院的孩子们普遍都没有鞋穿,一个叫Dulja的小孩,一不小心,脚被地上的石块刮伤了,鲜血直流,因为担心伤口被感染,我执意要送她去医务室,她却狠狠地拒绝了我,一句“No”,铿锵有力,无比坚定。无可奈何之际,我也打横把她抱起来,直奔医务室,让医务室的志愿者为她清洗、包扎伤口。我之后检查了她身上其它时候弄伤的伤口,拿出之前备好的创可贴,一个接着一个伤口得为她贴好。突然她哭着抱住了我的腰,一直叫我“mother”。望向她泪水盈盈的大眼睛,此刻,心里的酸楚难以言表。池莉曾说:“爱不是语言,是行为。”我做到了,我也会继续做下去。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大爱不分国界,来自荷兰、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支教朋友们也带来了他们的关怀。在教学之余,我们一起制作了孤儿院的模型,想在走之前为这里留下一点我们的身影。由于当地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严重,只有男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过来和我们一起制作模型。在我们的鼓励下,Elandy做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椰子树,甚是兴奋。在模型完工后,她庄重地为模型插上了自己做的椰子树,像是完成一个仪式。

  为了让孤儿院的环境得到改善,荷兰朋友Jan Bak还有英国爱丁堡大学的Cesca和我熬了很多天夜班做了一份资料,通过Jan的朋友送到了荷兰的很多公司和家庭中。最终联系到了三个家庭为孤儿院捐了一些服装、药品等生活物资,并且一个公司的拥有者还以个人名义为孤儿院捐了5000欧元。

  回顾近一个月的经历,收获最多的,不是在异国他乡一人行走的独立,不是在环境不如人意努力适应的艰苦,甚至不是制作方案挑灯夜战的坚持,而是他们身上那种“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的乐观,这样的乐观完全影响了我对待生活的心态,我不再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在离开时,我与小朋友许下了三年之约——三年之内我一定会再去Somawathi孤儿院。在我最后一次回头张望Somawathi孤儿院时,我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是离不开这里了。如今的我,看着自己右手的小指,仍能想起当初与孩子们一遍一遍认真拉钩的力度。

  离开的时间是早上7点,狮子国的曙光洒在我的身上,充满了温暖。 难忘这一路上我们共同的努力,点点滴滴,只为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这一刻,我们都是支教人。结束即是开始,下一站,期待更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