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肉”警示:应建机制让造假者自毁前程

14.01.2014  15:52
核心提示:  狐狸肉冒充熟驴肉事件于2013年终曝出。供应商掺假恶行,导致沃尔玛成为舆论批评的对象。备感委屈的沃尔玛,继第三季度因裁员

  狐狸肉冒充熟驴肉事件于2013年终曝出。供应商掺假恶行,导致沃尔玛成为舆论批评的对象。备感委屈的沃尔玛,继第三季度因裁员风波上榜之后,年终再次登上世界500强企业在华热点舆情事件网络口碑排行榜 。从第四季度各项指标看,沃尔玛狐狸肉事件反差强烈,在媒体聚焦、微博热转和关注度三个榜单上均高居榜首,在网络口碑和美誉度的排名却跌至倒数第二。

  沃尔玛担责迟疑 跌入舆论漩涡

  狐狸肉风波的直接责任方是德州市福聚德食品有限公司,但沃尔玛作为直接销售方,由于监管不力和危机处置失当而深陷舆论漩涡。

  该事件12月19日由《济南时报》曝出,23日引发中央媒体关注。沃尔玛23日发布声明,但未提及自身的监管责任,而是表示,"在售产品多达万件,只能审核相关证件和资质,无法检测在售产品成分"。该回应引发媒体和网民的不满,事件热度随即呈直线上升趋势,《沃尔玛回应狐狸肉事件: 没能力检测在售产品成分》等新闻报道,标题将矛头直指沃尔玛。迫于舆论压力,12月24日沃尔玛于《京华时报》刊发道歉声明。

  12月28日,山东省禹城市公安部门向媒体介绍,经检测,涉嫌五香驴肉掺假的德州福聚德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检出狐狸肉成分。随即山东省食药监局下发通知,督促相关食品经营企业下架。12月31日,沃尔玛中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就该事件进行道歉,公布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召回济南销售的相关产品,并承诺对购买过该产品的顾客进行退款和补偿事宜。

   "沃尔玛遭遇狐狸肉风波"事件新闻、微博走势图

  如图显示,沃尔玛的被动应对推动舆论热度直线上升。在赔偿方案和实质性道歉出台之后,舆情趋于平静,被安抚的消费者情绪逐渐稳定。遗憾的是,沃尔玛在此事件中的美誉度也随之降低至0。

  舆论不能只拿沃尔玛开刀

  春节将至,一年一度的采购年货旺季来临。食品安全舆情进入敏感易发期,而狐狸肉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更多熟肉制品成分的不放心。从1月上旬相关报道看,已有媒体记者追踪到狐狸肉及其除臭调料的买卖市场,沃尔玛狐狸肉事件背后,一个涉及更大范围销售的假冒伪劣熟食制品的隐形市场,正在浮出水面。

  舆论因狐狸肉事件引起的思考还会继续:

  其一,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供应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在华开设的门店数从几百到数千不等,每个门店产品数以万计,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生鲜熟食又有很多来自区域供应商,监管难度大。仅仅靠零售卖场单方面、事后把关是否太被动?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企业、行业和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共同努力,协同治理,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产生。

  其二,以沃尔玛、家乐福等为代表的跨国零售连锁企业,在防范掺假、制假、添毒等恶性行为侵害上利益一致。这些同行竞争对手能不能够站到一起,共同狙击?

  全网污迹查询,违规者全行业永不采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灾害风险研究组认为,要消灭食品安全顽疾,仅仅靠零售连锁企业单方面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让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一失足成千古恨,令更多意欲造假添毒者怯而止步。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组提出以下建议:

  1、全网开通劣迹查询,加大制假添毒者的违规成本、良心成本。

  一方面,监管部门针对食品安全"掺假、制假、添毒"等恶行,建立"劣迹查询"网站,与各大零售连锁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网站首页链接,并在所有移动互联网终端开通免费查询功能,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免费查询产品及其制造商的"洁净度"。

  另一方面,有关监管部门和官方媒体,将查处、通报制假添毒直接责任企业列为固定披露程序,且通报结果和官方媒体报道均载入"制假添毒劣迹查询"网站备查。

  2、沃尔玛、家乐福等全球连锁企业应站出来,倡议同行联合起来,共筑"防火墙",将掺假、制假、添毒等产品拒之门外。

  凡发现有制假、掺假和添毒产品,经检测机构认定无误的,包括制假、掺假、添毒记录的企业、法人代表和直接责任人在内,相关信息不但在污迹查询网站记录在案,从涉事连锁企业的供应商队伍中彻底清退,还将被所有零售企业拒之门外、永不采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灾害风险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