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大桥镇因盐盛名 镇内处处见古迹

09.05.2015  09:01

  这座古老的建筑群就是瑞笋堂,瑞笋堂是一片阶梯式布局的三进院落,曾经是后人供奉陈三状元的祠堂。

  “金鱼桥”名字源自北宋大德良母陈母冯氏“杖坠金鱼”的历史故事。

  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古称新井;这座不起眼的小镇人文底蕴丰富,因为此地产盐缘故,早在唐代则就开凿了数百口盐井,是当时有名的盐都,因盐得名新井县,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排排古盐井。直到元朝时期,新井县并入南部县,此地设立县城共历一千五百多年。而这里正是陈氏发源地,“三陈”故里。如今这里还保存有诸多关于“三陈”的传说和遗迹。

   慈光院:表彰陈母教子宰相寇准监建

  慈光院位于大桥镇南面的翠屏山上,为宋真宗为表彰陈母冯氏教子有方,派宰相寇准亲自监建,寇准曾写下“海棠诗”赞扬陈母公德。后来人们为了表达对“三陈”的崇敬,凡是经过新井县城的官员,文官下轿封印,武官下马封銮,所以慈光院又名封銮寺,又在旱桥山古道上修建了封印铺。来往官员都徒步经过新井县城,以视对三陈一门的尊重。

   漱玉洞:闻名书岩湾三陈读书处

  在逍遥观山脚南面一个叫漱玉岩的地方。有一巨大天然石洞,洞高4米,宽30米,深6米,洞口上壁有瀑布垂下,如一道珠帘。洞内右侧有一小谭。洞顶刻有“漱玉喦”三个斗大正楷字,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书岩湾”,是三陈读书的地方,洞前古石碑上刻有“宋三陈先生读书处”的碑文。

   瑞笋堂:陈氏老祠堂生石笋三根

  距漱玉岩往东200百米,有一如龙口的山湾,名叫瑞笋湾,湾里三进院的古建筑群就是瑞笋堂。瑞笋堂旁边就是陈状元的高祖陈翔坟墓。据载,陈翔逝世下葬时,天降鸿雨七日,地生石笋三根,后来子孙将相辈出。可惜石笋后被毁。瑞笋堂是陈氏祠堂,后来作为县衙。整体为三进台阶式布局,意为步步高升。整个大院气势宏伟、结构精美,工艺复杂,工艺价值极高,堂屋大门两侧刻有对联:地结三元一门衍庆,家藏八字千古流芳。

   金鱼桥:陈母杖尧咨金鱼坠水中

  在逍遥观与金鱼山之间,则是金鱼河。金鱼河得名出自河上一座古老的名桥“金鱼桥”。金鱼桥这个名字,源于陈母“杖坠金鱼”的故事。当年陈尧咨高中状元,被派往荆南任职,任满回乡探亲,在金鱼桥上与母亲冯氏相遇,母亲问他有什么政绩,陈尧咨回答说:“荆南地处要冲,来往官员很多,每天疲于应酬,客人每次都要看我表演射箭,所有人对我的射技没有不服的”。

  陈母听了十分生气,怒斥道:“我教育你读圣贤之书的目的,是要让你报效国家,为民造福,你却沉迷于这些雕虫小技,太令人失望了!”说完,陈母举起拐杖痛打尧咨,把其身上佩戴的钦赐金鱼打落水中,金鱼桥由此而得名。道光二年,南部县县令李树题诗曰:解组荆南拜蔼初,萱堂有力打金鱼;未经三月桃花浪,坠入一庭燕尾渠;梨杖教忠原如此,尧咨善射又何如?平生誌气消除尽,恨不当年读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