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生命学院蔡欣教授团队在犏牛雄性不育机制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07.11.2016  18:08
日前,我校蔡欣教授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余树民教授团队在犏牛雄性不育机制的合作研究中取得阶段性重要科研成果,科研论文《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stis transcriptomes associated with male infertility in cattleyak》(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Comparative iTRAQ proteomics revealed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spermatogenic arrest of cattleyak》(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在国际动物繁殖学和蛋白组学领域重要主流期刊《Theriogenology》和《Journal of Proteomics》 在线发表,标志着我校在全国牦牛杂交育种重大关键问题——犏牛雄性不育的研究中走到了兄弟院所的前列。 蔡欣教授和余树民教授团队分别通过犏牛和牦牛睾丸比较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了一些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与精子发生阻滞相关,进一步通过GO功能以及Pathway通路富集,揭示了其中一些关键基因或蛋白参与Wnt/b-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和ECM-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这些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572396/1172379)的支持。

(王丽明 编辑)(生命学院 供稿)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16/j.theriogenology.2016.09.047     http://dx.doi.org/10.1016/j.jprot.2016.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