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荣:特色研究中心重在放大特色、突出交叉、敢于跨界

05.04.2016  12:43

——李言荣校长在学校第二批特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2016年3月25日)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第二批学校特色研究中心揭牌和签订任务书的仪式举行了。本来我还催促杨晓波副校长让“信息地学研究中心”和“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这第二批的两个特色研究中心早一点成立,最好在2015年下半年就成立,但晓波的考虑比较慎重,他的意见是先让第一批特色研究中心运行一段时间,先发现一些问题,这样能为后续的特色研究中心建设提供参考。现在,“信息地学研究中心”和“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我对它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时,我也对今天五位特邀专家表示感谢,包括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李冰副主任、总参第五十七所游凌副总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曹俊兴院长、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处彭军副处长、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梁兼栋教授。希望我们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地球物理、石油勘探、网络安全等领域交叉融合、优势互补。

  学校对特色研究中心是十分关心的,志强书记最近去北京学习了,不能参加今天的会议,但今天所有在家的校领导几乎都出席了今天的这个活动。我们是非常愿意为我们学校的教授,特别是代表学校水平的、作为学校的校队的特色研究中心去站台的。这两年里,让我非常高兴的是,去年,我们先是帮资环学院胡光珉去河北涿州的东方物探去站台,然后跟物电学院的警用装备实验室到杭州去站台。上周又去了广州为戴元顺团队参与建设的“云医院”站台。还包括去年的残奥会,给程洪的“外骨骼机器人”站台,我和曾勇副校长都去了。其实我们都很高兴,学校里面能出这些标志性的成果,比如,这两天,媒体上对“警用装备巡逻车”“云医院”等都进行了海内外大量的报道,据说华尔街日报都报道了,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电子科大是非常期待的,希望学校能多做点与国民经济、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事。所以,只要大家在一些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场合上需要学校领导为大家站台,只要时间能够可以,我们都非常乐意。

  下面我讲一讲特色研究中心的重要性。其实我在去年的科技大会上也讲了,特色研究中心是我们学校在新时期,作为一所工科学校特别是行业特色性学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探索我们的科研力量的重新组合的路。这条路与国内其他学校以前走过的路都不一样,算是一条新的道路。但这条路,国外的大学是走过的,在国内一直还没有这样,所以我们想探索这样条路。这条路的探索在我的心中放得很重,总的来说,其实特色中心就是强调三条:

  首先,要有特色。 特色研究中心”一定要有特色,没有特色我们是没法成立这个中心的,我们不会因人去设中心、不搞扶贫。我们首先要估计、要判断在哪些方面有特色,有些现在就有特色了,比如,张波的 “功率半导体”,蒋亚东的“光电红外探测”等,所以特色是第一位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叫特色研究中心。所谓“特色”,在我的理解就是,你要在某一个方向,如果一个方向做不到,至少在某一点上,你要是国内第一,第二都不行;在国际上你要有一席之地。如果能这样,你的特色就靠得住了。可能别的学校对“特色”不是这样定义的,但在电子科大,这就是我们对“特色”的定义。

  二是要跨界、要交叉。 如果你们不去跨界、不去交叉,我们成立这个中心干啥,那就是与传统的大团队、过千万的团队一样了,那学校只要按照比例给奖励就行了,成立中心就是希望你去跨界。我们电子科大从电子材料、元器件、整机系统,什么专业都有,没有一个学校像我们这样具有这样齐备的电子信息学科,你说微波,就有微波,你说光电,就有光电,你说天线,就有天线,你说加工、测试,都有,从材料一直拉到系统整机。国内没有一个单位、一个研究所像我们这样,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科齐全,而且,也很少有地方有我们这样大的一支队伍,在同一个学科领域有1800多人具有博士文凭、海外经历、可以来从事科研工作的,这在欧洲都非常少,除了特大的中心。因此,我们的特色中心要像一个磁场一样,对内汇聚校内分散的这些学科、专业、师资、平台资源,利用整合后的这些资源再对外去聚焦一个领域的系统级应用,应用的领域多得很、空间巨大,三百六十度都有,比如说警用装备、警车的信息化,它就把学校有关的技术,如电子材料、光电传感、无线通信、图像处理、自动识别与控制等等,都吸引到一起集成,然后做成了一个系统、装在一辆定型的小车上,每一个大领域的应用都可以有个中心来聚合学校碎片化的技术。近些年来,我们学校承担系统级纵向项目的能力,应该说是越来越困难,这不怪我们,只怪时代变了,这也是当前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军口专门的研究所、相关工业集团的研究所,经过几期995工程的建设,它们的条件已经大幅改善,它们的人才队伍中很多人都具有博士文凭,在这方面高校已经没有多少比较优势,只有一些硬骨头的活可干。但是,民用的系统,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的系统,这个大门现在打开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这类中心就是起这个作用,就是把各个学院分散的技术力量集成在一起,通过跨界,把新的力量、新的人、新的思维给激发出来,这就能做成系统级的项目,才能出重要产品、出杰出人才、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另外,之所以要跨界,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按照过去的模式去做系统级的成果,从材料、从器件一直到整机,一个一个都由自己来做,这种做法的这个周期太长了,做成了是挺好,但大部分人这么做是要做出问题的,因为你的时间耗不起,很可能你还在做的时候,又有一代新的技术已经过来了,以前我们学校做电子束显示的老师不就是这样,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好的,但就是进度没赶上,因为窗口期只有三五年,随后的等离子显示出来了,但等离子体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液晶技术又出来了,这让电子束和等离子体一下子就没戏了。当年的长虹也是这样,它如果真的抓住了等离子的市场一两年还好些,结果日、韩都转型到液晶中去了,长虹的等离子显示引进后一下子就砸在手里了。所以,我们的特色中心就是要打破传统做系统级研究项目的模式的限制,真正适应技术更新快的现实,通过直接整合校内各方力量,组合出比较成熟的、社会急需的、系统级的成果。

  三是要坚持“三个面向”,其中重点是后两个“面向”,尤其是第三个面向。 特色研究中心主要不是第一个“面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这是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学院应该探索的事情。第二个“面向”实际上也不是我们的重点,只是一部分,但是我们有些是有特色的需要巩固和加强的,决不能丢掉。实际上经过那么多年211、985工程的建设,原则上来讲,你已经应该有特色了,在国防、在民用方面,实际上你自己已经能够滚动发展了,一般不用再靠学校的学科建设、学校的专门支持,除非是很大型的设备、极端的条件需要建设,除此之外,一般来讲,你就靠自身去运转了,因为你在国内已经有地位了,国家重大的事情你都在参与了,所以更多的是“三个面向”中的第三个,也就是面向国民经济、行业和地方经济的主战场。

  参与“云医院”建设的荷福集团周锦霆董事长已经许诺了,下周星期二要来给学校捐一个亿,因为今年60周年校庆。他为什么这么慷慨捐赠呢,因为他觉得电子科大的好成果太多太多,但就是没有专门的人去折腾、转化,而他们却可以。还有“羽毛球机器人”,真是给电子科大争光啊,它就放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两天时间里有17000多人去看过,我也去和羽毛球机器人对打过。应该说,目前在国内,能把羽毛球机器人做到这个水准的,除了我们学校,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亮点。然而,尽管我们在技术上能做到,但之前却不知道这些技术有啥用,但他们办企业的人就知道,而且他们还知道用羽毛球机器人来撑场面,医院里的病人多得不得了啊,进进出出的,经过总要看一眼吧,荷福集团在医院里面专门给羽毛球机器人辟了一块场地,还是流动的,这样宣传的效果就出来了。所以在做第三个面向的时候,特色中心在一些事情上要从外面找既了解市场、又有运作能力的人来帮你把技术转化成产品,这个人最好有点电子技术的科普知识则更好。

  特色中心的选择考虑: “第二个面向”为什么在特色中心中还要少量安排呢?这是因为我们学校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弱的,比如说“集成电路”就是一个战略必争,如果电子科大不做集成电路,那我们的微电子就是弱化的,但只搞“功率半导体”这一点点,甚至可以讲,它都不是微电子的主流,只是很小的一块,尽管它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为什么说微电子方面的特色中心不能只搞功率半导体,而要强调集成电路,就是这个原因。功率半导体我们陈院士已经世界领先了,如果只搞这个,我们的影响力始终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强调跨界,弄出新方向来,一定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院或者方向或者团队整合到一起才行。

  应该说,我们的特色研究中心,再加上学校国字号的平台,就是代表我们成电在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是电子科大的门面,别人来找电子科大,就是第一个要来找特色研究中心。特色研究中心就是要代表学校在国内竞争,要打阵地战,而不是游击战,游击战是分散在各个学院来打的。我们的特色中心不玩虚的,我们发出英雄帖就是要号召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的老师们为了学校而勇敢的站出来。当然,学校对特色中心会相对给予支持,让中心的人员能有积极性,因为你要去国内外竞争,首先是要跟别人在国内竞争,而且还要赢,中心就得有过人的招数,学校相应会在这方面给予支持。

   特色中心与学院的关系 :我们经常想,电子科大应该像MIT等好大学那样,学院应该是很少的,就几个学院,一般数、理、化、天、地、生等是学院,但它的研究中心是非常多的,很多研究中心、研究院都是交叉的,一个学院的一个教授可能同时跨几个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因为他有兴趣,这些研究中心、研究院就是兴趣的联合体,学校会给研究中心支持,这些中心就是代表学校的行为,代表学校去竞争。教授们的人事关系仍在各个学院,给学生上课在学院,但科研可以在别的学院、别的中心。像我们学校,感觉应该是有五六个类似“学部”一样的大学院,采用“大部制”整合学科资源,但是代表学校的研究中心可以是比较多的,当然中心也不能搞太多,大概15-20个能够代表学校的就够了。其他的团队,你有本事就自己做,做大一些就可以成立自己的特色中心,甚至去争国字号的平台,当然,本事不够你就加入其他特色中心。至于已经成立的特色研究中心,我们3-5年是要评估的,你如果做不好,那就解散算了,或者你让别人来做。

  特色中心的类型: 关于特色研究中心的建设,我们的考虑,实际上就是A、B两类,绝大部分是A类,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些,面向行业产业,就是围绕着特色走,特色中心当然包括我们有特色的文科,但需要论证清楚怎么搞后才能启动。B类,占一小部分,就是围绕着几个特殊人才走。所谓“围绕特殊人才走”,就是说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支持我们学校的有相当实力的人去冲击院士,因为要评院士的人,他必须是个人有实力的,而且还需要个大平台,这样把“红花”“绿叶”搭配在一起,就能代表我们学校在某一个大领域而不是小方向去竞争,因此,这一类的特色研究中心主要是针对内培的顶尖人才的,国家奖啊什么的该有的都有了,大团队也不错了,但就是缺一个更大的平台,现在去争取国家平台又不可控,那么,我们就要在学校层面给予特别的、灵活的支持。

  特色中心的发展目标和路径: 特色研究中心一定要想清楚建设的目标,各个特色研究中心一定要有相对集中的物理空间,按照准国家级平台的标准来进行建设。国家级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在未来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是我们所能够掌控的,但我们可以掌控我们自己,我们就是要按照准国家平台的标准去建设,在未来的诸多交叉领域进行努力。下来我们要商量,怎么样在财务、资源等方面,不管你是985、211还是“双一流”的建设项目,都会对特色中心予以支持,我们的中心都要按照准国家平台的目标去努力。

  为此,我们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自己内培的战略性人才,还要重视引进杰出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比如,我们现在的准国家平台大概有30多号人,那么,我们希望你能够提高标准, 往60-70人规模的队伍去努力,学校也将为此努力保障物理空间,比如公房等资源的配备,我们的目标是分阶段实现60-70人占3000平米,这是我们走向准国家平台的一个基础条件。一般来说,中心要有两三个方向,要有学科带头人,要有学术带头人,特别是青年千人。现在全国范围都在觉醒,都认识到了青年千人的重要性,可能马上就要掀起挖青年千人的热潮。我们现在有44位青年千人,但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在年薪等待遇上加大支持,目前的30万年薪有点低了,西工大是35万,湖南大学是45万,中南大学那边讲要增加到50万这个数,去年我就讲吉林大学李元元校长和南京工业大学黄维校长告诉我他们已涨到青千50万了,我们要随时关注。

  希望各位中心主任为人要大气、胸怀要宽广,全力做好研究中心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把推动研究中心的发展当做事业来热爱、当做学问来研究。你既要到处找人才,又要确保每只“小老虎”之间能和谐共处,不能相互不服气、还没做事就干上了。因此,你可以在特色中心下面设置一些研究所,让这些“小老虎”当所长,所长也能出面代表学校,也是很有尊严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下子成立二三十个研究所,我们就是抱团取暖,凭着兴趣的联合体,志同道合,共同承担一些重大的任务或研究,大家一起发展,努力让我们的特色研究中心出更多的大成果、出更大的人物。

  在这里,我再说一下特色中心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第三个面向呢,因为我们正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机遇,这就是“互联网+”。整个这个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如果目前整个社会是石油的社会,石油价位高得不得了,像90年代那样高到140多美元一桶,那就不是我们的机遇了,而是石油大学的时代机遇了。但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机遇砸到我们头上来了,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如何有组织地推进工作、抓住机遇,这种有组织的行为,其实就是中国特色。什么叫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就是有组织的,这和国外的制度不一样,国外很自由,但也很散漫。如果缺乏有组织的推进,那我们要和国外基于兴趣的人去比基础研究,可能永远比不上,至少在较长的时期内是难以赶上的,你再追几十年也追不上。但我们的有组织的推进,就可以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面向上有赶超的可能。实际上,在不同的价值方向上追求世界一流,国际上也是认可的,比如一所大学如果在一个国家、民族或行业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西方社会也认为它是世界一流的,西方有些大学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们要有组织地、利用“中国特色”的这种制度优势,面向第二个尤其是第三个“面向”,做出成绩。我们是一所行业型大学,学科比较单一,这也为我们进行有组织地推进科技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性大学的体量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整合难度比较大,但我们不同,更容易聚合,因此,特色研究中心要注意凝练、注意汇聚整合,一定要把这种制度优势发挥出来。老师们,我校冲击双一流的路径不可能像综合性大学靠个人奋斗,信息技术学科本身也不像别的学科靠个人智慧,我们只能走有组织的团队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和回答。

  老师们,总之,我对特色中心的大胆探索充满了信心!

(根据李言荣在2016年3月25日学校特色研究中心授牌暨任务书签订仪式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有小的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