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参加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介绍四川经验

17.10.2016  22:44
  本网讯   10月13-14日,何健厅长参加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浙江杭州组织召开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为题,介绍和总结了四川省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经验。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央“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战略,我省结合镇乡数量多、吸纳人口潜力巨大的实际,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的重要抓手,通过做好六个方面工作,全方位推进和保障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坚持示范带动,引领小城镇加快发展。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思路,实施“百镇建设行动”,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选取100个小城镇重点培育,并从21个市(州)各选择一个重点镇作为特色镇优先培育。二是坚持统筹推进,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注重试点镇选择的空间性、多样性和辐射性。围绕省域城镇体系建设,将96%的试点镇安排在四大城镇群内;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大力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围绕城乡统筹整体推进,镇村联动,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产业向农村的延伸。三是坚持生态宜居,塑造小城镇自身特色。充分尊重自然,坚持“多规合一”、“一镇一规”,创建山水相依、自然和谐的绿色小城镇。严格控制落后淘汰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新兴产业。统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传承发展历史文化特色,重点加强24个国家级、5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利用。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四是坚持设施先行,增加小城镇承载能力。重点发展对外交通设施,打通试点镇对外连接的大通道。大力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积极推行“9+N”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五是坚持产业支撑,提升小城镇吸纳能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的原则,分类引导发展95个工业镇,107个商贸镇和98个旅游镇,推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六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小城镇内生动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土地供给机制和管理机制,大力支持试点镇建设。
  经过3年努力,我省300个试点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在吸纳农业人口、提升城镇规模、加速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厅办公室、村镇建设处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厅办公室、村镇建设处处)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