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特色养殖成方洞镇农民增收秘籍

18.12.2013  17:27

   四川在线消息(特约记者 曾佐然) 12月17日,记者来到泸县方洞镇董湾村四组大雁养殖场,一个个体态丰腴、步履迅速的大雁看见有人闯进它们的家园,纷纷嘎叫着急速地拍着翅膀争先恐后地跳入池塘。

   3000只大雁飞来150万

大雁养殖基地

  “70元一斤,专销成都重庆的酒店。3000只就可收入150万元。”负责管理的郑英维的弟弟介绍说。大雁又称灰雁,属鸭科,是天鹅的一个种类,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繁殖力强、抗病能力强、体型大及以食草为主的特点,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强筋益阳的营养滋补佳品。

  郑英维是土生土长的方洞镇人,当个兵,在商海拼搏多年。今年,回乡流转土地1000多亩,办起家庭农场,走种养相结合的路子,养殖大雁就是最大的亮点。目前,养殖大雁3000多只,建起了归雁农家乐,郑英维决定通过人工养殖大雁来实现特色农家乐多元化发展的梦想,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我算是一颗种子,引进这项产业后,主要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其中,我再负责加工销售,形成产业链条。”郑英维说他回乡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目前,长期在家庭农场务工的农民工有30多名,包吃住,月工资最低1500元。目前,特种养殖方面初见成效,但周边的农户还不富裕。郑英维决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500亩泥鳅游出200万

鳅鱼养殖基地

  “只要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发展,技术上我一定全力支持。”位于方洞镇薛湾村的泸县海翔生态鱼鳅繁育基地里,基地负责人卢翔正一边带领着村民参观他基地,一边耐心地解答着大家的问题。

  “成品泥鳅25元—30元,用稻田养殖亩产200斤没有问题。我今年已经收入200多万元。”卢翔正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村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没有特色产业支撑,再好的新村也是‘空村’要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还要帮助他们挣票子,建好泥鳅专业合作社,为他们争取项目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方洞镇党委书记李祖春认为。

  方洞镇薛湾村温河坝新村项目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突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共融”发展理念,利用深丘地貌,区内降水充足,紧邻濑溪河,适宜发展水产业等优势,将稻鳅养殖作为带动温河坝新村建设的主导产业,走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互动共融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引进重庆业主卢正祥在温河坝稻田里进行鱼鳅养殖。目前,2组村民贾付彬已租地80亩搞起了泥鳅养殖,明年全村将达到养殖泥鳅1300亩。

   30亩甲鱼年赚20万

甲鱼生态养殖基地

  “一斤体重的甲鱼卖60元一只,2斤多重的卖100元一只,3至4斤重的卖120元1斤,市场销售前景好,城市许多餐厅、农村办红白喜事,都来我这里定购。”方洞镇宋田村8组胡绍彬给记者谈起养甲鱼致富的事儿笑得合不拢嘴,“要说年纯收入嘛,二十万还是有的。

  “致富梦想只能靠大胆尝试才能实现。”胡绍彬介绍说,2000年从外地购回甲鱼种苗,用自家和承租的28亩池塘,经过修筑,建起了甲鱼基地,申请成立了“泸县雨坛甲鱼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兄弟俩钻研甲鱼饲养技术,让甲鱼与四大家鱼混养,鱼、虾、螺蛳等生物成为甲鱼的饵料。

  “村民当然可以养殖,如果他们要养殖,技术上我保证指导,以我家创办的‘泸县雨坛甲鱼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十农户的模式,带动帮助村民一起致富。”胡绍彬说,今年,胡绍彬又流转租赁10多亩地,投资了80多万元搞甲鱼基地。

  “全力打造方洞镇雨塘牌原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发展壮大甲鱼专业合作社。”胡绍彬的目标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