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托起彝区群众增收希望

05.06.2014  17:18

      时值初夏,登上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祖玛村海拔2400米的山坡,放眼望去,大片郁郁葱葱的马铃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嫩绿,这是峨边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基地负责人、勒乌乡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谢家雄说,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脱毒马铃薯,目前种植面积超过2000多亩,同时,还辐射带动祖玛及附近村300多户农户依靠种植脱毒马铃薯实现增收。

        “从目前马铃薯的生长情况来看,今年将是一个丰产年。”勒乌乡柑子口村村民吉牛尔机在自家的马铃薯地里除草,他乐呵呵地说,去年种植马铃薯7亩,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今年增加了2亩的种植面积,估计收入将超过5万元。

        谢家雄告诉记者,如今马铃薯连年增产,百姓连年增收,这是因为脱毒马铃薯具有基因好、抗病毒能力强、产量高等优势,老百姓种植马铃薯也讲究技术了,不再靠天吃饭。据悉,为帮助彝区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市、县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山区地头,指导彝汉农民采用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实现了马铃薯产量的新突破,让峨边彝汉农民实现从靠天吃饭到靠技术吃饭的转变。

        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在我市实施以来,市农业局以农业项目为载体,结合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帮助彝区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在引导彝区群众依靠发展脱毒马铃薯的同时,市农业局以马边彝族自治县为核心,在“两县一区”推进茶叶基地建设。

        在马边袁家溪乡袁家溪村,海拔800-1200米的宜茶生态区,一望无际的碧绿茶园沁人心脾,尚未走近,便依稀有茶香扑鼻。这是四川森林茶业有限公司“森林雪”有机茶基地。除了该有机茶基地外,公司在马边苏坝乡白杨槽村、荣丁镇后池村等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建立有机茶转换基地,茶叶种植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增收来源。

        曲别木实是苏坝乡白杨槽村的茶农,在农业部门的技术培训和公司的规范管理下,今年春茶开采以来,曲别木实按标准采摘鲜叶,茶叶质量显著提高,销售良好,今年的春茶销售,曲别木实的收入超过2万元。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拉动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种植科技水平……帮助彝区群众依靠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我市农业部门一直在努力。据悉,今年3月,市农业局从云南省考察引进新经济作物——玛咖,分别在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各确定一个引种试验点,为高半山彝区群众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在海拔2400米的峨边勒乌乡祖玛村玛咖引种试验田里,玛咖种植取得初步成效,为下一步的推广种植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