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三保”为民生 什邡市“8.17”特大暴雨灾害水利抢险救灾纪实

02.06.2014  18:15

    8月17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四川什邡市再次经历严峻考验。

特大暴雨袭击

 

    8月17日晚至18日,该市山区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这个地震灾难中累累伤痕仍未痊愈的大地。
    暴雨之后,什邡山区重镇蓥华镇的农业、交通、水利工程、农村房屋及基础设施等损失严重,所幸当地政府预警及时,灾害发生前及时转移群众,没有出现大的人员伤亡,至19日14时,全镇有5157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达 4800余人。
    数据显示,什邡市山区普降特大暴雨,其中降雨量最大的红白镇峡马口村达230.0毫米,暴雨引发山洪滚滚而下,区域内湔江、石亭江最大洪水流量分别为每秒3210立方米、每秒1510 立方米,分别超过最近20年、10年的最大洪水流量。

赶赴一线摸灾情

 

 

    日晚,获悉山区遭遇特大暴雨及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后,什邡市防洪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水务局局长邓英华庚即向市分管领导、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剑作了汇报,随后又一同赶赴受灾最严重的蓥华镇石门洞村,实地察看雨情、汛情、灾情。
    石门洞的行车途中,邓英华一边向市领导详细汇报获悉的情况,一边指令局党委书记邢光敏、副局长陈利平率领一队人马前往石亭江、湔江、鸭子河实地察看水情、汛情、灾情;副局长邓元建、防办副主任张定军等率一队人马前往红白、冰川、蓥华等山区镇实地掌握第一手雨情、汛情、灾情具体情况;局党委副书记张辉等带领市防办、局办公室的人员,负责收集全市雨情、汛情、灾情动态,督促强化防洪值守,确保雨情、汛情、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坚决做到不漏报、不误报,准确无误,为全市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日凌晨1时许,山区暴雨再度加大,迅速加大的山洪肆虐,邓英华、邢光敏等水务局领导立即安排人员通知洛水、湔氐、师古、双盛、禾丰、隐峰、南泉、马井等下游沿江沿河各镇切实做好迎接第一轮洪峰的准备,并安排协调各镇主要负责人带领镇村组干部加强江河巡查力度,积极制定落实抢险应急措施,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时许,一夜未合眼的邓英华又陪同市委书记李成金、市长徐光勇等市领导赴石亭江、湔江、鸭子河巡视,并对沿江河各镇防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样一夜坚守在抢险第一线的副局长邓元建和防办副主任张定军,陪同黄剑等市领导赶赴蓥华镇石门洞村等重灾村组,现场指导紧急转移安置群众。

积极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发生后,德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什邡市市委第一书记左正,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市长徐光勇带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在蓥华镇和红白镇分别成立了临时抢险指挥部,组织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紧急转移疏散群众。
    特大暴雨灾难面前,作为防汛主管部门的什邡市水务局,毫不懈怠,积极主动作为。
    18日上午,水务局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全局60多名干部职工兵分五路,深入灾区各镇进一步核实灾情,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指导抢险救灾工作,落实相关责任,即时下情上报;同时,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德阳市水务局汇报了什邡雨情、灾情,请求上级领导和专家当天赴到现场核实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在摸清雨情、汛情、灾情的基础上,水务局以民生为重,按照保防汛平安、保供水畅通、保灌溉用水“三保”原则,迅速制定了抢险应急预案,投入190余万元在短时间内抢修10处水毁工程;同时,积极做好防洪物资的采购储备,以迎接可能再次到来的洪水;进一步加强防洪预警预报,充分利用电话传真、电视、手机报、电子显示屏、防洪QQ群等媒介,及时向公众告之雨情、汛情、灾情,提醒大家注意避险,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19日一大早,水务局召开防洪工作紧急会议,通报“8.17”特大暴雨及山洪泥石流灾害情况,决定组建六个工作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前往各个受灾现场,逐一落实应急抢险方案,并抓紧时间开工,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8.17”特大暴雨及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什邡市水务局领导身先士卒,干部职工临危不惧,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