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发展研讨会

12.10.2016  17:37

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促进实验室发展,10月11日,校长徐飞,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副校长张文桂,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国政,首席教授张卫华等领导、专家来到九里校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218会议室,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谋实验室发展。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董大伟主持会议。


张文桂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发展研讨会召开及时、意义重大,希望形成制度,以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等三大战略为抓手,系统推进实验室各项工作。在他看来,会议旨在查找核心、共性问题,深入探讨以期达成共识。“狠抓落实是关键。”张文桂说,“祝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明天更加辉煌!

康国政从实验室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发展具体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维度提出发展规划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如何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在主题报告中,翟婉明院士指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实验室当不忘初心、不离主线,合理分工、多措并举:统一思想认识,合理配比上、中、下游力量,发挥整体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工作研究;引、培并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力度等等。

张卫华以《轨道交通创新发展思考》为题作了报告。剖析实验室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后,他分享了工作中的所感所悟:唯有志存高远、大胆创新、坚持不懈、匠心精神、责任感与爱心,方能走向成功,成就“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学者们的情怀与风骨深深打动了我。”在讲话中,徐飞对实验室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三个意识、三大战略、基础研究等方面勾勒出实验室未来发展宏图。

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徐飞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队”,应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摘金夺银,志在四方、领袖群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强调,学者们当视学术为志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谈及忧患意识,徐飞以“卧薪尝胆、众志成城”与大家共勉。“有为才有位。”徐飞表示,“离开突破性、引领性、颠覆性、解构性、革命性创新,别无他法”。

在强调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等三大战略的重要指引作用后,徐飞指出,“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基础研究应是大学科研的本位,切忌“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机车车辆研究所、车辆工程与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所、试验研究部等所部负责人分别作了发展报告。

11日下午,各所部进行了分组讨论。张文桂参加讨论并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