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落户成都师范学院

03.07.2014  01:3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肖锋)“音乐系的学生是不是就能真正唱好‘扬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她们缺少那份独到的韵味。”7月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落户成都师范学院,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扬琴表演艺术家(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团长)杨奎本等近百位川渝艺术家齐聚成都师范学院,献言如何传承这一四川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四川在线记者了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曲艺艺术,“四川扬琴”流传于川、渝等地。长于叙事,曲调优美。以五方(五人各操乐器自奏自唱)坐唱生旦净末丑,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有清唱剧之美誉。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扬琴表演艺术家、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团长杨奎本认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音乐资源,但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样,“四川扬琴”也面临着环境恶化、后继乏人处于消亡边缘。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四川扬琴”的艺术形式、研究其学术价值?培训基地落户当天,川渝多位扬琴表演艺术家现场登台表演,韵味独到的扬琴艺术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杨奎本表示,此次“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无疑为这门古老的民间曲艺艺术搭建了一个研究、交流、传承的平台,也将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这门古老的民族民间曲艺艺术,感受其艺术魅力,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从而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坐地传情,用声音塑造形象,是‘四川扬琴’最显著的特点。”杨奎本认为,形象好,声音好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扬琴。他同时表示,学好扬琴的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到那份韵味,而热爱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成都师范学院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天职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发展“四川扬琴是”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仅是相关艺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的落户,我们把它看成是一颗种子。”作为“四川扬琴”的具体承接院系,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副主任隆强表示,学院将会把这门民间曲艺艺术纳入本科教学,不但会尽快购置相关的乐器,而且还会邀请扬琴艺术家亲自给学生‘传艺’。据了解,“四川扬琴”将进入该系下期第一届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