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追踪:亲友眼中小康的爸爸什么样?

29.03.2016  20:4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吴亚飞) 川报全媒体集群近日推出的《爸爸去哪儿了——邀您帮井研男孩小康找爸爸》的系列报道,引起网友们持续关注,当网友们呼吁小康爸爸龚得军回到小康身边的时候,记者一路探访,究竟“托管”小康的爸爸,是个怎么样的人?

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龚文康从小在这长大。在周围的亲朋好友看来,他吃着百家饭长大,从小便过着留守儿童生活。

龚文康的三叔龚修林说,小康的爸爸龚得军1969年出生,不识字,从20岁开始就外出务工,长期在成都等地做厨师,打工的时候认识了小康的妈妈,生下小康的时候,两人还没正式结婚。

谈及小康的妈妈,龚文康的家人都一片茫然。“只知道是内江市资中人,小个子,比龚得军年龄小上十多岁。”龚修林回忆,这么多年,生下小康后,他妈妈再没回来过,也没有了音信。

在小康的记忆中,没有母亲的形象,小康家中连母亲一张照片都没有。11年来,他一直和父亲龚先生生活。“从读幼儿园开始,爸爸把我全托到当地一家幼儿园,然后就外出务工了。”小康说。

头一年,龚得军按时交学费,后来,学费便欠下。龚先生的妹妹把龚淑辉把欠幼儿园的3000多元学费交上后,把孩子带回了家。此后六七年时间,小康便由姑妈一家照顾。龚先生继续在外面打工。

“平时与家人联系不多,龚得军每年过节回来一次,回来有时会给两三千生活费。”龚淑辉说。住进姑妈家,小康总算有了归属。姑妈家同样也靠着在外打工维生,也有自己的孩子,加上照顾小康,姑妈家压力不小。这些年来,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姑妈置办,对小康而言,“姑妈更像是妈妈。”

龚先生很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情况,每次都是姑妈把电话打过去,小康才有机会和爸爸说上几句话。每当爸爸回家时,小康印象中,“爸爸爱打牌,但时不时,也会做些好吃的,最爱吃的菜是爸爸的土豆丝。”

龚得军离开多年务工,和家人交往并不多。在龚淑辉眼里,弟弟龚得军手脚还算勤快的人,“但没读过啥书能力也有限,自己这么多年为小康贴了多少钱,不想算也不敢算。”小康大伯龚得明、三伯龚修林,谈及小康父亲说,“不管娃娃这个事让大家很生气,为人父母,对孩子只管生不管养,但毕竟是小康的亲爸爸,我们的亲弟弟……”话到此,他们脸上露出了颇为无奈的神色,“希望他早点回家,照看孩子,像个为人父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