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考生父亲: 川大安排了床位 但陪不陪读是个问题

15.09.2015  09:10

  9日早上,“无臂考生”彭超一家乘坐大巴车离开米易县,颠簸了7个小时才到达成都。在成都的几天里,彭昌富陪儿子为残运会火炬传递排练,开学后又忙着买生活用品、逛校园、办手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昨日下午,他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为下一步打算:是留在彭超身边陪读,还是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寝室设施特别做了设置

  彭超今年20岁,1米82的个头,体重不到90斤。记者推开宿舍的门时,他正坐在床上,娴熟地用脚趾头滑着手机,见有人来访,立即下床问好。

  彭超兴奋地说,“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哥哥姐姐们没有对我特殊照顾,就像普通新生一样。”不过,彭超所在寝室的设施有点不一样。与上床下桌不同,彭超的床和书桌是独立的,并排在寝室的一侧。他向记者介绍,书桌的高度为60厘米,只比椅子高5厘米左右,报到当天,根据他的用笔习惯,学校安排工人来重新调整了高度。盥洗室里新接了一条自来水管,彭超用脚就能够到开关。厕所也新铺了木板,正打算拆掉隔间,改造成一个相对宽敞的浴室。

  学校生活的一切,都超出了彭超的想象。他骄傲地说,因为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60分,他将参加吴玉章学院选拔考试。彭昌富没那么乐观,在旁边提醒:“我担心你笔试时间不够,题都做不完。”川大开学后,彭昌富一直住在彭超的寝室,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床位。这两天,他陪儿子参加了开学典礼,去超市购买日用品。

  陪着读书,还是外出打工?

  看到儿子在学校受到了妥帖的安排,彭昌富的心也放下了不少。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是继续留在儿子身边陪读,还是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留在学校固然可以照顾彭超的饮食起居,学校也同意为彭昌富提供床位,但是4年时间,一家4口的生活费从何而来?大儿子在达州读大学,尚无赚钱能力,妻子股骨头坏死,不能工作,还需要每天吃药治疗,这笔开支又怎么填得满?

  彭超的事迹经报道后,社会各界都对这个家庭给予了支持。目前,媒体报道筹集的6万元捐款放在中华基金会,专供彭超4年的学费,三位爱心人士捐了2.5万,可以满足彭超的生活开支。

  彭昌富想要出去工作,又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经验在成都找不到工作。彭超出事后的几年,彭昌富夫妻一直在打零工,供两个孩子上学。儿子爱读书、成绩好,是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我初二的文化水平,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真的不容易,再苦再累也值得。”

  最近,彭昌富一直在学校周边搜寻招聘信息,又托人帮忙介绍工作。他希望,工作最好能离彭超近一点,休息时间可以过来照顾。彭超也不希望父亲一直陪在身边,他担心,父母都没有社保,如果陪着他,家里就是坐吃山空,而且,他也希望自己能独立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