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门课程在“爱课程”网上线

20.03.2015  15:42

              近日,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陈辉教授主持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在“爱课程”网上线。连同前期已先后上线的文学院刘永康教授主持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文学院马正平教授主持的《写作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张健教授主持的《数学史》等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我校目前共有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在“爱课程”网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形式上线,面向全国所有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学习者开放,学习者能通过在“爱课程”网注册后,对课程进行网上学习、使用资源、网上互动、学习交流等学习活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在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都需按照建设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整改,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形式上线“爱课程”网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受社会评价,社会反响良好的,教育部将给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2014年11月,我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爱课程”网上线,是我校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课程,也是四川省省属本科院校中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本科课程;2014年12月,《数学史》、《写作学》等2门两门课程正式在“爱课程”网上线;2015年1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一批终期检查,并在“爱课程”网上线;该门课程是我校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也是四川省所有高校中第1门在“爱课程”网上线的教师教育课程。

              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在“十一五”建设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59门四川省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结合国家改革趋势和课程改革要求,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写作学》、《数学史》等3门原国家精品课程因在转型升级建设中成效突出,全部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同时,我校《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幼儿园教育评价》等6门课程于2013年4月成功入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入选数量位居全国所有参评高校第6位,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2位,是全国所有4个类别中均有课程获得立项的两所院校之一。目前,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已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3个、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6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四川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9门、四川省双语教学课程12门,并完成了5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西南地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共建共享课程建设任务,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较高水平的课程平台。

              近年来,随着“幕课”的不断兴起,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国内外出现了多种优质幕课平台和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我校在坚持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抓手,推进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同时,积极加强外部教学资源的引入和使用,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先后引进了100余门次“尔雅”、“智慧树”等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修读,并认证学分,已有3万余人次学生在线修读。同时,教务处还在学校“质量工程信息网”开通“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平台”( http://202.115.194.49:8088/ ),收集了大量优质幕课资源、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供全校师生自主使用。下一步,学校还将进一步探索“幕课”的使用方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校已上线“爱课程”网课程网址: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4348.html

              《数学史》: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6067.html

              《写作学》: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6068.html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