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邱槿怡: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我所理解的《复活》

08.01.2015  19:35

 

曾经聆听过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那句“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也曾跟随着斯嘉丽穿越过炮火纷飞的美国南北战争火线;也曾为伊丽莎白与达西最后的幸福感动;但我却一直未曾翻开过诸如《复活》此类的著作。不是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只是觉得像这样真实地揭露社会弊端的文字,会让人心里沉重不已。批判与愤世,是我一直想要避而远之的。就像日本反映校园暴力的电视剧,韩国写照社会黑暗面的电影,总觉得这样的影像和文字看多了,会让人对人生、社会产生怀疑和不安。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些人、一些事,才发现逃避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我们总是需要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别离和痛苦的。所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终于翻开了被刻意遗忘在角落的这本《复活》。接近40万字的小说,合上最后一页时,才发现已是深夜,但却难以抑制住涌动的思绪。涅赫柳多夫和玛斯洛娃之间的过往与现在,以爱的名义进行人性的救赎,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被一一描绘得淋漓尽致。放佛是在眼前播放的电影,清晰又直入心底。

初见时,是怎样呢?那时,你——涅赫柳多夫,是十九岁的大三学生,受到了先锋学说的影响,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你来到姑妈的庄园休假。她——玛斯洛娃是姑姑家的婢女,天真烂漫,纯洁无暇。那双水灵灵的乌梅子般的眼睛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那次“捉人”游戏后,你们开始了心照不宣的相互爱慕。假期结束后,你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对方,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告别了彼此人生中最为阳光,最为珍贵的一段时光。

后来呢,你渐渐丢掉了曾经正直上进的自己,你与身边的贵族子弟一起过上了酒池肉林、荒淫骄奢的生活。你习以为常了以前所鄙夷的那些行为。在进入军队之前,你再次路过姑姑家,你用爱的名义得到了她,却转身用100卢布侮辱了这个将年少时的爱情全部给了你的少女。或许在那个夜晚之后,就算是被你的姑姑,她的主人因为她未婚而孕把她赶出家门,她也是爱着你的吧,因为你是那时照进她悲惨生活中为数不多的阳光。直到那一次,怀着你的孩子的她,星夜兼程赶到你经过的那个火车站,却发现你一眼都没有看到她——摔倒在泥浆里的她,看着你坐在头等车厢里笑着离去时,心中当做珍宝的那一份爱情才终于枯萎了吧。

往后的日子里,你继承了母亲的财产,变本加厉地过着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生活。而她在极度困苦的日子里生下了未曾在这个世间呆了多久的儿子,经历了这个社会对她的不公以后,成为了一个最底层的妓女。或许你们某一刻在街上擦肩而过,只是太大的差异让你们不曾认出对方。

再见,是在一个未曾料想到的场合和时刻。你——涅赫柳多夫,作为贵族代表,坐在审判席,而她——玛斯洛娃,却成为仿佛可以随意被人践踏的妓女,坐在审判台。命运是何其可笑,此时此刻,让你来审判她的罪。认出她的那一刻,你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你在那儿坐立难安,几乎崩溃。而随后只因陪审团的一个疏忽,你看到清白无辜的她被判有罪流放。那一刻,你的内心仿佛猝不及防被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击中。在深深的自责后,在经过一次次坚定信心和反悔之中,你决定要拯救她,曾经因为你的一时之举而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姑娘,同时也借此救赎自己早已失掉本色的心灵。

从此,你开始了漫长的奔波之旅。你到监狱去探望玛斯洛娃,她却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心里充满着爱的少女,她变得绝望,势利、谄媚。曾经有过的爱在枯萎之后,让她的心灵荒芜得片草不生。即使你提出了和她结婚,也被她怀疑拒绝。爱过以后遭受的伤害让她不再对你,不再对这个社会抱有任何希望。而她越是这样,却越是让你愧疚,你把所有错误的原因都归结在了自己的身上。你答应了玛斯洛娃的各类要求,你给她钱,你想尽办法把她调离女监,你帮助她的狱友。在这一切慢慢发生的过程中,你发现了曾经所处的那个阶级,现在所在的这个社会存在着怎样荒诞的事情。腐败的司法系统,自以为是地评判着他人的过失;堕落的贵族阶级,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底层人民艰辛劳作的成果。你记忆中那个曾经毫不犹豫将父亲的土地分给农民的涅赫柳多夫开始复活了。

你用你的行动,去救赎那个曾经带给你美好记忆的姑娘。或许那份曾经对你的爱恋太过强烈,那个死去的心灵也渐渐开始复活,那份爱在悄然之间也重新萌芽,被残酷现实禁锢了十年的灵魂也在慢慢苏醒。她改变了之前的作为,开始戒烟戒酒,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着人生。

你伴随着她前往西伯利亚服苦役,你不再是那个自私自利的贵族地主老爷,你和那些饱受艰苦的劳动人民交流,你对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的人们伸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援手。尽管你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般舒服,但你的心灵在这段旅程中却变得格外平静。最后的最后,玛斯洛娃还是未答应你的求婚,与西蒙松在一起了。她这样做,并不是不爱你,而是在又一次爱上你以后,不忍心用自己再次拖累你。她想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方式来救赎你。

而后,你回想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突然又感到了迷惘。你用爱的名义救赎玛斯洛娃,玛斯洛娃在最后用自己的爱救赎你,而你所看到的在这个社会中受到不公的人又由谁去爱他们,又有谁去救赎他们呢?你翻开了那位英国人留给你当做纪念的福音书,希望从中能够找到答案。

相遇的开始是美好的,分开的结局算是美好吗?我不知道。有人批判涅赫柳多夫的软弱,有人不喜玛斯洛娃的堕落。但就像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书里提过的那样:“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没有一个坏人会一辈子都不做一件好事,也没有一个好人会一辈子都不犯一个错误。这个世间本来就不曾存在绝对的事情。或许涅赫柳多夫借以爱的名义,美其名曰拯救玛斯洛娃,实则赎罪的最开始是足以让人诟病的,到后面他转以宗教去寻求答案的结局也不足让人称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之间他的改变,不管他变了多少,至少他变了,他的灵魂,他的人性都开始复活,开始尝试走出那一滩曾经让自己堕落的泥潭。而玛斯洛娃,这一个或许至始至终都拥有着善心的姑娘,在心灵蒙上一层灰后,重新擦亮自己的灵魂,开始了新的生活。过程重要或是结局重要,这一个命题一直被人们所争论不休,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经历了过程,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变化,这也就够了吧。

1910年,在《复活》完稿后的第十年,为了彻底告别昔日的贵族生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出身贵族,晚年力求俭朴过活的大文学家,从家中出走,病逝于一个小车站。《复活》成为了他留给世上最后一本的长篇小说,或许在这本他用十年心血写就的著作主角涅赫柳朵夫的身上,残留着他自身的经历和思想吧。

只是想来,涅赫柳朵夫和玛斯洛娃在最后都从堕落中复活,可初见时的那些相互爱着的时光,无论如何,也活不过来了。


作者简介

邱槿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喜欢看各种“”书的理工科女生。严谨逻辑常常框不住跳脱的思维,喜欢沾染着作者气息的文字。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共存体,随心而写,死性不改。如果记忆不记得,那就让文字记得那些有过感动和悲伤的瞬间,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