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拿什么拯救你——“爆表”的霾!
12月8日,在浓雾笼罩下的上海外滩,一位女士为男友整理口罩。新华社发(赖鑫琳 摄)
2013,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
104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
“应急”措施难管用,“霾天”却成常态化。13亿中国人,该如何应对这场“生态灾难”?
104个城市重度“沦陷”,应急“关停”成常态
10日,按照《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依据超标程度,辽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
12月,中东部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雾霾,尽管不少环保部门进入“战时”应急,仍无法阻挡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持续入围重污染“黑榜单”。就在长三角上空的雾霾渐散之时,空气“尖子生”海口、福州又笼罩在霾下。
生活成本“倍”增长。面对无法驱散的雾霾笼罩,空气净化器、PM2.5活性炭口罩,与防霾有关的商品迎来销售“井喷”。
“抗霾攻坚战”变为旷日持久的“应急举措”:学校停课、公车停驶,污染企业紧急“拉闸”……这些无法改变:8亿多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连呼吸都困难”。
全国人大环资委巡视员何嘉平指出:“‘霾祸’非一地一域之痛,密集出现的雾霾污染,正衍生为‘生态灾难’。大气污染呈现频率高、‘复合型’等新特点。”
——区域性污染愈演愈烈。北起哈尔滨,南至三亚,无一幸免。遍布东、中、西部的污染,正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公敌”。
——持续时间长。2013年的“雾霾1月”里,北京有25天被灰霾笼罩。霾不但秋冬常有,夏季也时有发生。京津冀、长三角一些城市,灰霾天数达100多天,个别甚至超过200天。
——空气质量触目惊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雾霾“重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5倍以上。其中长三角空气质量总体超标60%,而京津冀地区的这一数值超标则高达180%。
——污染“元凶”日益复杂。污染类型从原来单一的“煤烟型”向“燃煤烟气+汽车尾气”转变;多种污染物相互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日益凸显;人口密度过大致中心城市污染排放更加集中。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对记者表示,文化多元是他们喜爱的北京,但雾霾让一切蒙上阴影,首都吸引外籍精英正面临挑战。
文章来源: 新华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