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娟“叙”语——走进叙事疗法

09.03.2015  12:16

  开学伊始,元宵佳节气氛未散,由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主办,四川润心琢玉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名师面对面,公益大讲堂”公益讲座于3月6日下午在我校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熙娟博士担任主讲人,学工部部长朱建军,副部长胡尚峰,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主任杨雪梅和心理中心专兼职咨询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14时整,报告厅聚满校内外慕名而来的师生,主持人杨雪梅宣布讲座正式开始,带动全场师生向吴熙娟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伴着舒缓的音乐,光亮闪烁的烛光中,吴老师亲切地向大家问好,表示能来到成都,来到川师,和这么多志士仁人一同交流非常的感动与感谢。作为哈佛大学剑桥医学院的心理治疗督导师,也是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怀特老师唯一的华人弟子,吴熙娟博士频繁的往来于大陆讲学授课,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需要舒缓心灵的大陆同胞,让更多的人懂得爱自己,陪伴自己,感知幸福。

  吴老师用自己大学时的学习经历,毕业后当老师,再后来到美国求学的历程以及她与父母、先生的一些温暖的故事展开了叙事疗法的讲座,她想用她的这些故事来陪伴咨询师、辅导员、社工,并向身边的人问好,能够好好地表达、聆听、接纳自己和他人。整个讲座,吴老师贴近生活的叙述为大家营造了一片温柔的氛围,让大家都能在聆听中感到轻松,释放压力。吴老师鼓励每个人用5分钟的时间来认识坐在身边的人,向他们问好,用温暖的问候拉近了陌生人间的距离。

  吴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父母对她的成长教育和她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指出大量的学习,选择自己的偏好,大量踏实地做个案以及发展自己的特色和创造是每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吴老师阐述叙事的基本理念,讲到对待故事要有多元的视角,教大家用支线故事回头看待曾经,从每一段故事中看到新的知识和力量,从而于内心深处安抚心灵,即在生活中要通过不同的视野来看见和实践,知道不同的视野有不同的生命建构。吴老师对外化、解构、见证、重写四个专名词进行了生动的解释,列举了一个自责到差点抑郁的咨询师看待“自责”的视角转变的例子,通过叙事使得这位咨询师慢慢懂得“自责除了给我们带来焦虑外,其实是帮助我们更进步的那个”。

  吴老师于讲座尾声介绍了2015年她首次在成都开设的《叙事疗法工作坊》系列的讲座,鼓励大家前去参加并诚挚邀请有缘人一起推广叙事和后现代。她希望咨询师、辅导员、社工能够通过叙事找到一种关心学生,也关心自己的方式。

  讲座结束,四川润心琢玉科技有限公司代表胡微微发言,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伙伴加入到叙事中来,一起成长。

  下午四点,讲座顺利地落下了帷幕。吴老师谦逊、温和的话语与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感谢叙事让我们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