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爸爸"张和民:最大愿望让"孩子们"回归自然

23.07.2014  09:23

张和民与熊猫宝宝在一起。(图片由卧龙自然保护区提供)

  6月24日下午2点,记者在卧龙保护区见到了“熊猫爸爸”张和民,他个头不高,整洁的白衬衣,眼镜架在鼻梁上,透露着一股书生气。这个曾因为读不上数学系而大哭一场的科学家,笑眯眯地说:“完全没想过会把大半辈子的时间花在大熊猫研究上。

  被“”:和大熊猫一起睡帐篷

  “它一点儿不怕生,胖嘟嘟的样子,非常可爱。

  1983年,张和民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来到卧龙自然保护区“打杂”。

  张和民说,当时他与同事长期驻扎在海拔2500多米的牛头山工作站,所谓“工作站”也就是山腰的空地上支起几个帐篷。每天9点去野外考察,收集野生大熊猫的资料,“收听大熊猫发出的不同频率,日复一日,非常枯燥。

  1984年,四川多数地区的箭竹开花,野生大熊猫陷入“粮食危机”。一天傍晚,张和民像往常一样回到帐篷,一转身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大熊猫跟着,“它没有食物了,就来‘投奔’我们。”张和民笑着说,那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野生大熊猫,并和它朝夕相处了好几个月,“它每天睡在帐篷里,原本住那个帐篷的同事只能另辟住处,它一点儿不怕生,胖嘟嘟的样子,非常可爱。

  攻关:成全天候温柔“奶爸

  他和同事每天用棉棒沾上温水,不停擦拭熊猫宝宝的身体,养活了宝宝。

  1989年,张和民从美国留学回来,再次回到卧龙自然保护区,并挑起了林业部下达的“大熊猫繁殖攻关”计划。“现在看起来容易,但算下来,解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花去了20年的时间。”张和民说。

  在攻关过程中,让张和民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儿莫过于那种纠结的心情了。突破大熊猫配种受孕难题后,大熊猫生育双胞胎的情况逐渐增多,“日日夜夜盼着双胞胎熊猫宝宝,但生下来了又养不活。”张和民微微皱起眉头说,熊猫宝宝出生第7天,皮肤会逐渐长出黑毛,体温升高,“起初我们以为它是生病发烧了,就给它打针,一打就遭起。

  后来,张和民每天观察发现熊猫母亲每天都会舔舐宝宝的身体,“熊猫宝宝都是早产儿,各个器官很不成熟,大熊猫通过舔舐宝宝的身体,促进它的血液循环,帮助小宝宝排便;在长黑毛时,又能帮助降温。”于是,张和民与同事开始用棉棒,沾上37℃的温水,不停擦拭熊猫宝宝的身体,模拟熊猫妈妈的照顾,解决了幼崽存活难的问题。如今,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已经从最初的10只增长到180余只了。

  憧憬:让“孩子们”自力更生

  “大熊猫放归野外是必然选择,它们必须要学会如何自己生存,这支种族才能变大。

  2006年4月28日,全球首只人工圈养长大的熊猫“祥祥”正式放归野外。不幸的是,对人类依赖太强的“祥祥”,在放归野外9个月后被证实死亡。

  “这件事一出,我每天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张和民无奈地叹了口气,当时他甚至怀疑野外放归的可行性。但大熊猫放归野外是必然选择,它们必须要学会如何自己生存,这支种族才能变大。“即便冒着风险,我们也要把大熊猫野外放归坚持到底!”他选择了坚持。通过学习熊猫妈妈,张和民重新寻找放归的正确方法:“我们把大熊猫妈妈放归到野化培训圈,采取母兽带仔的方式,让熊猫宝宝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模拟的野外环境中,而不是被饲养员照顾。

  如今,大熊猫“张想”和“淘淘”已成功放归野外,今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将再放归两只大熊猫。“让大熊猫回到自然是我最大的愿望。”张和民满怀憧憬地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人物名片

  张和民,四川营山人,1961年出生。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国内外知名的“熊猫爸爸”。他曾4次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还先后获得四川省创新人才奖、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10余项奖励和荣誉称号,被中宣部推选为“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