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新闻观察:“银行赢了”拷问制度设计

11.05.2015  19:08

  ——熊猫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小明

  成都的周女士为了取出亡父留下的410元存款,在奔波了一周多,开具了各种证明之后,发现还得花三四百开个公证书后,她很无奈地说:“好吧,银行,你赢了,那些钱归你们了”。(5月11日《华西都市报》)

  别以为这只是出现在舞台上的荒诞戏剧,生活永远比戏剧更复杂。即便是天才的编剧,也难以完全穷尽生活,更难以参透生活中背离常识的逻辑。在这样的事件中,其实不仅是充满着无能为力的无奈,更在消费着人们对公权力的信任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像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此前有过此后也难以绝迹,除非我们下狠心梳理并改善制度设计中的缺漏与非人性。

  不合理有时并非仅仅是呈现出的事情原貌,而更在于你无法找到解决之道。就拿周女士取钱这事来说,所涉各相关部门有错吗?即便拿着放大镜比照,在经过反复检巡后,其结果还真让人啼笑皆非:嘿,人家照章办事,还真没有可指摘之处。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不需逻辑推理仅凭直觉就能判断的这种荒诞,就应该按照其可笑的惯性继续荒诞下去?答案显然不能这样。要避免类似情况不停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甚至让围观者都出离愤怒。我以为,当从便民高效及程序正义两方面着手。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应该梳理并省视制度设计上存有的瑕疵,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出发点,来对各种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修正和完善。否则,很容易沦为领导一发怒,立即就整改的局面,那是头痛医脚的治标。

  大家其实都有总理那样的费解: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其实,要探讨这样的原因殊为不易,但至少可以有如下原因:官本位思维作祟,也就是说所谓权力得体现在各个方面;避免担责而推诿的鸵鸟心理,只要有规定还在,谁愿意因方便别人而给自己带来可能的麻烦。最重要的是:其中或存寻租空间。

  公证要三四百,钱归银行获不当得利……因为存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纠缠,当可以以拿得出手的理由,对老百姓设置各种行政壁垒而获利时,有人有部门愿意放下身段给予老百姓便利,那才奇了怪了。因为,人就像博弈论所假设那样,是理性而自私的。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其容忍或指责各种不是笑话的笑话,还不如从制度设计上来除恶务尽:来个全身大体检,清除各种奇葩的“上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