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照壁新村旧房改造:为何村民弃2万补贴要1万

04.06.2015  12:34

改造后的照壁新村,保留了川北民居风貌。邹贤良摄

广元市昭化区照壁新村自建新房每户补贴2万元,旧房改造补贴1万元

□邹贤良 本报记者 向朝伦 程文雯

这是新改的厨房,烧沼气,没有烟;这是卫生间,用水冲,很干净。太阳能设备安在楼顶上,冬天洗澡热水很方便。”6月3日,记者走进刚刚建成的广元市昭化区照壁新村,50岁的村民何继广开心地介绍自己的新家。

说是新家,其实准确说是旧房改造出来的“新家”。按照县上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政策,自建新房县上补贴2万元,旧房改造补贴1万元,包括何继广在内,照壁新村29户村民却齐刷刷选择了只拿1万元的补贴来进行旧房改造,这是为什么呢?

新村怎么建村民开坝坝会来“投票

2014年6月,昭化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消息传到沙坝乡照壁村11社,村民们既兴奋又纠结:住新房当然是好事,但村里祖祖辈辈留下的老房子都是有价值的民居,那些雕花门窗、刻花柱头墩子都珍藏着岁月的记忆,如果拆了就太可惜了。

得知村民们有此顾虑,乡上派出蹲点干部到每家每户咨询,发放调查问卷。6月底,11社29户村民家家派代表开坝坝会,乡干部原以为会上有“激烈交锋”,出乎意料,讨论过程相当平静,结果很快出来:27户人一致同意“以旧改新”,其他2户先有点犹豫,后也表态同意。至此,全村29户村民决定放弃政府2万元的建新房补贴,选择1万元的旧房改造补贴。

很快,一份“打造川北民居传统村落新村建设试点的方案”出台:根据村民意愿,保持村民房屋原址不变,原结构不变,只对外立面和内部居住功能进行改造,外立面改造,由政府统一负责,体现川北传统民居样式,刷白墙,吊屋檐,漆门窗,盖青瓦;内部居住功能改造,则由各家自行负责,政府每家补贴1万元,将原有房屋划分为生产区、住宿区、生活区,按功能分别改造,改厨、改厕、改水、改卧室、改牲口圈,新(改)建沼气、装光纤、安装太阳能……

随后,沙坝乡成立传统村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照壁村11社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照壁新村”,开始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入村入户进行路面硬化,村头新建了一座便民桥、一座漫水桥,还在道路边和住户家门口设立了垃圾桶。今年春节后,“照壁新村”29户村民103人,在政府请来的专业人员指导下,利用农闲时间,人人动手,家帮家,户帮户,一栋栋旧房子转眼变成了新家园。

沙坝乡党委书记罗光伟说,“照壁新村”改造项目总投资163万元,其中,农户投资75万元,29户人,户均2.5万元,政府每户补助1万元,实际每家支出1.5万元,财政补助88万元,除了补助农民29万元,其余的全用来搞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他认为,这种改旧如新的幸福美丽新村,保留了老旧房子风貌,体现了村落的传统和民俗。到今年5月底,“照壁新村”旧房已改造完毕,29户村民全部入住。

少要了补贴留住乡愁更“值钱

放着2万不要,要1万,邻村有人觉得照壁新村居民有点傻,不可理解。但照壁新村居民不这么看:暂时少要1万,却留住了乡愁,从长久看更有价值。

83岁的张玉宝大爷这样算他的账,他领着记者去参观附近几家改造后的“新家”:雕花的木门、木窗工艺精美,朴拙的石墩、水缸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摩,撑房的实木柱头泛着黑亮亮的光,似乎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有的已两三百年历史了,城里人花钱到处去找,我们不能把这些宝贝一拆了之。”张玉宝特别指着张家堂屋门前两侧分挂的“勤农选课”、“德寿兼优”牌匾说,匾为道光年间先人所题,距今7代了,也传递着几代人的记忆。“照壁新村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如何尊重村民意愿,留住历史,留住乡愁。”昭化区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徐仕刚说,不在乎钱多钱少,而是认识到如何去珍惜传统“宝贝”,村民们的选择也证明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去年至今,昭化区在道角、千秋、熨斗、红庙、安平、百胜、三公等乡镇,按照“照壁模式”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对部分老旧村落进行风貌塑造,得到了省住建厅肯定,并接受了省级相关部门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