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四季度依旧看跌

28.09.2014  10:31
核心提示:综合来看,宏观经济整体呈现出较为积极的状况,无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PMI指数均表现良好;但是具体到钢铁行业来看,整个行业形势依旧严峻,对比整体宏观经济层面的数据,无论是钢厂的资金水平,购买意愿乃至存货水平,各项数据均表现较差,不容乐观,而钢厂作为焦炭的核心唯一下游,其不景气直接关联焦化行业。    一、 行情与市场回顾

  年初至今 焦炭 期货价格整体大幅下滑,从年初1480点直落至1081点。5月传统消费旺季的提振影响对整个黑色产业链作用有限,上游焦炭仅在3月底至4月上旬期间呈现小幅上涨,随后便开始新一轮下滑直至再创新低;从产业链下游消费端来看,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64个,占比高达91.42%;资金面上,8月信贷投放再现低迷,国有四大行前17天贷款仅增560亿元,大幅低于预期。整个黑色产业链,包括上游焦炭行业形势依旧严峻。

  二、宏观经济及政策分析

  国家 统计局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比6月份小幅回落0.2%。上半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进一步高企至51.70,上半年全部位于枯荣线上方且连续6个月呈递增趋势;汇丰PMI数据相对保守,上半年直至6月份数据方才有所好转,但最新8月份的数据较前一期环比下降2.7%,处于枯荣线边缘。

 

  具体到黑色产业链来看,上半年钢铁流通业PMI融资环境指数长期徘徊在47一线,预示着钢厂采购的资金长期处于不充裕甚至短缺的状态;相应的钢厂库存水平则呈现逐步缓慢下滑的态势,7月份最新数据收报45.3,相较上月45.2的历史最低值虽略有回升,但仍处于底部区域;受困于整体行业的不景气及资金面紧张,7月份最新数据显示,钢铁行业采购意愿普遍较悲观,除春节后小幅回暖外,钢铁行业上半年整体呈现消极采购态势。

  新版《煤炭经营监管办法》日前已通过讨论并颁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要求从事煤炭经营活动应遵守有关 法律 、法规和规章,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保证煤炭质量,促进环境保护;煤炭经营主体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煤炭产品质量管理的规定,其供应的煤炭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从事煤炭运输的车站、港口及其他运输企业不得利用其掌握的运力作为参与煤炭经营、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此外,《办法》明确取缔了煤炭经营中不合理的中间环节,鼓励提倡有条件的煤矿企业直销并与消费大户签订中长期直销合同。诸多措施将有助于煤企降低经营成本,煤产品(包括炼 焦煤 )的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而焦化厂作为炼焦煤最直接主要的下游消费端,其上游炼焦煤价格的下滑将有助于焦炭成本的下移,进而刺激产量。

  4月2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重新定位环保与发展的关系为“发展应当与环保相协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发展不能超越突破环境的承载能力。此外,新《环保法》提倡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模式,在强调企业环保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环境违法的法律责任并依法追究。炼焦行业作为传统高能耗易污染行业,自新《环保法》施行起,焦炭产能及产量势必将大幅缩减;在炼焦煤价格下跌、焦炭成本下移的大背景下,众多生产条件难以达标满足新《环保法》要求的焦化厂势必下半年将大幅高企开工率,焦炭产量或将进一步高企。

  三、焦炭供需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焦炭累计产量2.3亿吨,同比下降1.1%。河北省焦炭7月份产量482.5万吨,继续维持自年初以来的月度产量同比负增长态势,但焦炭生产核心第一大省-山西的月度同比产量正增长则直接拉动全国焦炭产量攀升,7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024.33万吨,同比增长2.84%,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负同比增长。其主要原因或源于上游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下滑,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下滑,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最新收报138.5,同比下降20.2%,较年初下滑23.3%;炼焦煤价格平均较年初下降250-300元/吨,同比下降200元/吨。上游原材料的炼焦煤价格的下滑则有助于焦炭成本的进一步压缩,从而扩大利润区间。

 

  焦炭上游生产成本压缩最直接的结果便是焦化企业开工率的高企,上半年焦炭核心生产地区的焦化企业开工率稳步上升并逐渐稳定在80-86%的高位运行区间,而年产能20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更是逐渐增长高涨直至90%一线,后期或将进一步高企,但受困于整体焦炭行业的供需矛盾及生产企业资金面水平,中长期来看,焦化企业平均开工率或将在80%左右徘徊。

 

  截至8月22日,焦炭天津、 连云港 ( 601008 , 股吧 )、及 日照港 ( 600017 , 股吧 )口库存分别为295、28、32万吨,分别较上期浮动-7、-2、1万吨,总港口库存355万吨,增减-8万吨,相较年初增减47万吨,消化幅度仍处于较弱水平,整体库存压力较大且短期内或难显著改善。从下游钢厂焦炭库存水平来看,受困于整个钢铁行业资金水平及采购意愿的紧张态势,上半年国内样本钢厂焦炭平均库存整体处于下行的态势,钢铁核心主产区华北地区的钢厂焦炭平均库存更是长期处于7-8天的低库存水平;而国内大中型钢厂的平均焦炭库存则随着钢厂生产的季节性变化而略有增减,预计下半年平均钢厂焦炭库存货维持在10-12天一线且补库意愿不强,焦炭行业整体仍将呈现结构性供大于求的局面。

 

  焦化行业亏损企业占比自今年年初以来节节高攀,截止6月份最新数据为53.04%,全行业过半企业面临亏损,而此一数据年初则为37.71%,5个月激增17%;相应的,焦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及销售利润率较年初亦同步大幅恶化,凸显整个焦化行业的不景气及艰难生存现状。随着近期炼焦煤价格的进一步下调,7、8月份焦化行业综合数据或有好转,但整体行业严峻形势或难大有改善。焦炭下游消费端来看,上半年生铁产量同比增速急剧下滑,前6个月累计增速仅为0.51%,对比去年同一时期5.73%的同比增速,下游消费需求萎靡。对比焦炭上半年,尤其7月份正向同比增加的焦炭产量,供需矛盾依旧严峻,短期难以化解。

 

   钢材 下游需求方面,7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进一步下滑至94.82点,自去年12月已经连续7个月持续下滑并创17个月新低。进一步说明整体房地产市场低迷,参与者普遍信心不足并有进一步恶化趋势。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以及销售面积增速上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房地产市场前景惨淡,或将不利于钢材的需求,进而减少焦炭的需求量。

  四、行情展望

  综合来看,宏观经济整体呈现出较为积极的状况,无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PMI指数均表现良好;但是具体到钢铁行业来看,整个行业形势依旧严峻,对比整体宏观经济层面的数据,无论是钢厂的资金水平,购买意愿乃至存货水平,各项数据均表现较差,不容乐观,而钢厂作为焦炭的核心唯一下游,其不景气直接关联焦化行业。

  随着新《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的施行期(9月1日)渐近,焦炭上游炼焦煤的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较大,相应的,焦炭成本势必下移,外加下游钢厂尚可接受的利润空间,焦化企业的开工积极性将毫无疑问的高涨,各生产厂商势必将大量生产以期获得充分收益。此外,史上最严《环保法》的下年初施行,也迫使现有生产厂商在淘汰拆除不合格生产设备的大限前,尽可能的适量生产以弥补损失。房地产业传统“金九银十”的提振因素也将一定程度上促进钢铁并传导上游焦炭的生产。综上三方面因素考量,接下来数月的焦炭产量将进一步高企,开工率及库存均将在现有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但下游生铁的生产量却较去年出现大幅下滑,而国房景气指数的连续下滑、业内龙头企业甚至主动下调售价等因素无疑会更加加深加剧焦炭整体的供需矛盾,不利于焦炭价格的提升。综合来讲,焦炭行业下半年或有小幅短期提升,但中长期来讲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操作上建议空头思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