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红玄武岩纤维市场这把“火”
技术宅变推销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样本
□本报记者 董世梅
这两天,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航天拓鑫)总经理曹柏青成了“空中飞人”。3月2日,刚刚从哈尔滨才回成都,没待几个小时又启程前往贵州六盘水。“我们希望寻找更多玄武岩纤维的关联企业,延伸产业链,打开玄武岩纤维这一新型复合材料市场。”
什么是玄武岩纤维?“简单说,就是石头变纤维。”曹柏青介绍,通过处理,软的玄武岩纤维可以像棉线一样任意弯曲、编织,强度高的则比钢筋还硬,作为一种基础性新材料,可广泛用于道路土建、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汽车船舶制造等领域。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新兴、基础性材料,其市场应用却始终“不温不火”。玄武岩纤维市场这把“火”怎么烧?
当好“技术宅”开拓军民融合大市场
在连续玄武岩纤维行业,航天拓鑫形成了一整套玄武岩纤维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后制品设计加工专用成套技术,成长为国内行业龙头,引领技术和市场方向。“此前,我们主要的销售收入是来源于有核心技术的玄武岩纤维制备装备,甚至卖到了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曹柏青介绍,在全国8家较有影响力的玄武岩纤维企业中,使用航天拓鑫技术的企业就有6家。
2012年开始,公司玄武岩纤维制品的开发也开始提速。目前已经建有29台套玄武岩纤维生产设备,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并形成道路桥梁土建、产业用纺织品和复合材料三大系列、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
为何提速?源于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技术优势。目前我国高性能纤维总体研发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对位芳纶、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仍需大量进口。但连续玄武岩纤维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依存度为零。
“一旦应用推广起来,潜力巨大。”曹柏青介绍,公司在加速民用玄武岩纤维制品开发的时候,已经开始“参军”,“今年我们就开始有订单了,军民融合将给我们带来更加持续、稳定的收入。”
目前,航天拓鑫已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部颁标准6项,申请专利40余件,获得三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每年的创新投入都占了当年销售收入的5%至10%左右。
变身“推销员”全产业链需要各方着力
在航天拓鑫的产品展览室,记者看到,玄武岩纤维生产制造的板簧、刹车片、发动机壳等都已经摆上了展台。工作人员随手拿起一块刹车片,介绍说:“这比一般的刹车片更耐磨、更轻,这是我们与成都双流的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的产品。”
身处龙泉汽车城,曹柏青的期待是玄武岩纤维能够更多应用于本土汽车的零配件生产制造上。而不止玄武岩纤维的汽车零配件制品,近几年,航天拓鑫一直致力于开展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开发,从原来单纯生产技术装备和玄武岩纤维原丝往下游发展。曹柏青用了一个更形象的比喻:相当于从原来一个单纯生产面粉的企业,现在也要开始做面包、馒头了。
延伸产业链是好事,但却并不是简单的事。
“玄武岩纤维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作为一家原材料生产企业,我们对于下游产业的了解程度大大制约着产品的开发。”曹柏青希望,能够以玄武岩纤维这一材料为引领,聚合起更多玄武岩制品的开发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为了强化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公司已经布局建设第二个研发中心。“此前的研发中心主要是为了攻关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技术难题,现在这个研发中心目标更加多元化——基于玄武岩纤维但不限于它的复合材料研发应用。”曹柏青介绍。
好消息传来,为了帮助玄武岩纤维找到更多下家,本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就将牵头召集相关企业开展推介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