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大小凉山的未来

24.10.2014  09:44
教师紧缺—— 空有名额,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 在城关小学采访当天,笔者恰好碰见一名前来报到的特岗教师。对此,校长田明强出人意料地表示:“估计干不了几年就会走。这些年,很多教师只是把我们这类学校当做升职的跳板。” 喜德职业民族中学校长木铂什哈也一直担心教师问题。他告诉记者,办学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好教师招不进来,而且流动频繁。“尽管教师资源非常紧张,但我们每年招收教师的指标都有空缺。我们空有名额,没有教师。” 木铂什哈说,周边的很多好学校里都有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教师。没办法,条件太艰苦,根本留不住人。有的教师刚做出点成绩,就被外地学校挖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本地老师。 民族地区需要大量培养、补充优秀教师。喜德县农村教师队伍缺口巨大,按省定编制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共缺458 名教师。急需补充音体美、双语、信息技术、职业技术专业课教师和专职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等。 木铂什哈建议说:“本地的教师对家乡有感情,流动性小,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都有不小的优势,是我们急缺的人才。” 面对不利条件,喜德县认真抓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工作先进、成绩突出的,大张旗鼓地重奖重用;对群众口碑不佳、素质不高、工作平庸的,毫不手软地撤换。 普格县也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能干的教师留不住,优秀人才引不进,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艺体类学科教师奇缺,农村及薄弱学校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按照省定师生比例,我县教师应达到1856人,目前,实际在编在职教师1577 人(含特岗201名),尚差教师279名。”县长沙英说。 队伍建设—— 加大补充和交流力度,改善各方面待遇 按照《振兴行动计划》,我省今后将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对大小凉山各县(区)的倾斜力度,为大小凉山定向培养学科教师和双语师资。按照“县管校用”的改革思路,实行县城教师到乡(镇)学校、乡(镇)中心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轮流任教的轮岗交流机制,保证村小(教学点)配足合格师资。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说,一方面,我们严禁有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切实满足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规定每年交流轮换教师不低于县城在职教师总数的5%,义务教育阶段新增教师必须安排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以上。 《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县级人民政府加大教师的住房改善力度,优先将教师纳入县城公共租赁房保障范围,继续加大乡镇学校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建设力度,配备必要的工作和生活设施,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制定落实艰苦贫困地区教师特殊待遇政策,建立薪酬待遇向农村边远艰苦学校教师倾斜的机制,按岗位发放乡村教师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和生活补助,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为教师安心教学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普格县将效仿西昌、宁南等县市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对高中教育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每年县财政拨出专款100 万元以上,以此嘉奖在教育研究、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管理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9 月26 日,来自凉山州班主任骨干教师暨辅导员培训班的80 多名学员来到西昌四小培训学习,与该校部分老师一起观摩了普法主题中队会,以及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早在今年7 月,昭觉县教育局也曾组织30 余名校长、教师,参加由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教师培训。 凉山州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蒲涛说,凉山州教育局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内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交流工作,已经和珠海市达成教师交流协议。从今年起,珠海市每年将派遣骨干教师来凉山州开展授课和培训本地教师等活动。凉山州教育局则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到珠海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目前,第一批20 人的交流队伍已完成交流回到凉山州,第二批即将启程。 事实上,随着教育均衡的进一步推进和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大凉山深处的教育质量也在逐步接近州内发达地区的水平。今年凉山州普通高考文理科前5 名,除了西昌市之外,还有来自越西县、会东县等地的学生。“这说明随着凉山州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县的教育呈现出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局面。”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说,以盐源县为例,通过几年努力,该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已迈入凉山州教育强县的第一方阵。   (教育导报 李益众 虞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