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显著

12.07.2016  21:39
  通过三年恢复重建,芦山地震灾区震损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修复,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基本恢复,生态保护能力显著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地震灾区初步建立起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格局,保护与利用有机协调、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林草植被有效恢复,生态功能明显提升。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工程措施适度结合的技术措施推进震损林地和草地生态修复,累计恢复林地植被40.6万亩、草场4.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4平方公里。通过实施自然生态修复,地震灾区受损林地基本恢复形成乔、灌、草立体配置的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受损草地植被盖度显著提高,草种结构得到优化,草地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受损水土保持设施基本得到恢复,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二是珍稀物种得到拯救,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立足灾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布种类多的特点,大力推进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及其栖息地修复,累计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1.7万亩,建成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3条15万亩、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1个,完善了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保护设施,对5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了拯救保护,改造提升了5个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得到全面恢复,野外大熊猫活动恢复到震前水平,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基因交流环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植物繁衍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基础设施全面恢复,保护能力显著提升。针对灾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滞后且震损严重的实际,着力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恢复重建林区公路412公里、林区防火及作业便道367公里、业务用房4.8万平方米、林区给水管道26公里、林区供电线路67公里、生态综合信息监管平台7个、防火瞭望台4座,完善了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设施。建成水蚀监测点2个、草原监测点2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站14个。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设施恢复重建,森林、草原、世界自然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构建起与保护管理需求相适应的生态保护支撑体系。

  四是种苗培育手段升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立足灾区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着力推进林木种苗生产基地恢复重建,提升灾区良种苗木生产能力。累计建成厚朴、花椒、核桃、香椿、杉木和柳杉等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建成林木种苗基地1320亩、智能温室2800平方米,建成珍稀林木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1900亩、林木种检室7个。通过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林木种苗设施恢复重建,灾区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手段大幅升级,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灾区生态植被修复和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对良种壮苗的需求。

  五是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结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地震灾区在农村聚居点、交通设施、城市公共设施恢复重建中将环境治理设施和绿化美化设施同步规划建设。累计完成聚居区绿化268万平方米,实施通道绿化、河提绿化、库边绿化2000余公里,保护饮用水源地28处,对12个乡镇卫生院医疗及危险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置,对5个乡镇分散农户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在48个乡镇实施农村连片整治。通过生态环境修复,初步形成了一个聚居点就是一个景点、一条公路就是一条绿廊、一处公共设施就是一处公园的生态环境格局。雅安市城区2015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较2013年下降10%,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灾区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六是绿色产业基础夯实,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结合震损林地植被恢复,大力培育桢楠等珍稀树木资源,建成产业基地10余万亩,灾区绿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有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集约经营利用的要求,优化林区公路和作业道路恢复重建布局,有效改善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发展条件,培育了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充分利用林下空间,采取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菜、林蜂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创建了一批森林蔬菜、森林蜂蜜、森林茶叶等特色品牌。地震灾区绿色产业基础逐步夯实,生态经济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灾区发展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