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十年 汶川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调研启动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纪念逝者,重建家园,恢复经济……从悲壮走向豪迈,从废墟崛起高楼,从贫穷变为富有,新汶川、新北川破茧重生。
近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与蓝光助学基金会联合启动汶川、芦山地震灾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调研计划,调研结束后将形成报告,为提升灾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教育界人士称,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震后10年,针对灾后学生素质教育的援建,还行进在路上。
创新突破 灾后素质教育调研启动
对于地震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他们心灵的“重建”、素质的养成,10年的时间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教育界人士称,这便是灾后教育重建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尤其针对素质教育而言,灾区孩子的重建至少10年为期,2018年正是检验素质教育重建成果的时候。
有形的硬件设施可以很快重建,但大灾大难对人尤其是对孩子的长期素质影响,需要10年才会显现出来。童年遭遇会留下长久的印记,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孩子的影响无疑非常深远。
川大锦城学院与蓝光助学基金会希望了解这些影响如何呈现,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有助于人们发现灾区学生的素质养成、心理特点,指导灾后学生重建学习目标,为今后汶川以及其他灾区素质教育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据悉,这种灾后学生素质教育调研非常少见,是灾后素质教育的创新突破。
校企联合 调研24所学校890名学生
据了解,本次调研的范围主要确定为灾后小学的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同学,被调研灾区学校共计24所,被调研中小学生共计890名。
本次调研拟采取科学的抽样方法和访谈方法来收集资料,按比例抽样调查,并对中小学生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获取信息,从品德素养、法律素养、体育素养、美育素养四个维度了解灾后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调研活动将从5月21日开始到5月31日完成。经问卷信息统计资料分析,然后将形成翔实科学的调研报告向全社会公布。
这意味着,在“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的第10个年头,校企联合灾后重建事业的关注点从“物”上升到了“人”,支援灾后教育从“学科知识教育”深化到了“素质教育”。
和许多优秀的企业一道,蓝光集团的抗震救灾之路,可谓做到了及时性和持续性。
2008年5月13日,在震后第二天,蓝光集团即赈灾捐现金及物资总计2700余万元;
2008年5月26日,集团员工参与“爱心有大家,灾区就有家”募捐活动,为地震灾区募捐近180万元,其中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个人捐款100万元;
2008年7月,蓝光集团积极响应并参与由成都市金牛区委社工委组织的“情系灾区·阳光助学”活动,为灾区儿童捐赠了1000套书包、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共计价值20万元。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后,蓝光集团先后捐款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建了蓝光思延中学和蓝光凤禾中心校。历经两年重建,两所学校以崭新的面貌、一流的硬件设施于2015年重新投入使用。
物资和硬件做扎实了,软件也要跟上。2018年1月14日至18日,蓝光助学基金会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签约,3所学校为蓝光集团灾后捐建学校提供管理与师资培训支持,提供师生交流互访互学的条件。蓝光还特邀3所学校共同组建教育质量专家组。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蓝光思延中学和蓝光凤禾中心校的人才培育作用和教育示范价值,芦山县人民政府与蓝光助学基金会签订芦山教育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将蓝光思延中学在3年内建设成为雅安名校,5-10年建设成为川西区域性示范中学,5-7年将蓝光凤禾中心校建设成为雅安市具有知名品牌影响力的精品小学。
百年树人 灾后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蓝光集团10年来坚持的灾后重建一直以“育人”为重点,所捐建的灾区公益学校,不光是硬件资金上的投入,组织优秀师资力量现场交流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向中国一流学校看齐,才是蓝光支援灾后教育的目的。2018年1月9日,蓝光集团组织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小学校长来到芦山进行交流分享,则是“助学升级公益计划”中“结对名校交流”的实际体现之一。
“我们与蓝光达成的共识是,灾后教育重建除了教育物资外,更应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而这些对于灾区的孩子来说,或许还不够,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毕竟不一样,地震是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个记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位老师表示,教育重建已经深化到了素质教育层面,素质不仅仅是文化素质,还包括心理素质。
“这个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预想,但这些预想未必符合现实情况,也很难给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指明方向”,她强调,只有通过实打实的调研,才能获得真实的数据,才能为后期灾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向提供支撑。从这个层面讲,蓝光集团是一个愿意在灾后教育上花心思、做真实价值的企业。
从校园建设到帮助学校教学水平提升,再到灾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调研,意味着蓝光深耕教育扶贫,以“授渔助学模式”作为长期的事业耕耘,在公益之路上迈向更高层面的实践。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