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载人火箭、月球互联网、觅音计划,中国航天最新蓝图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新一代载人火箭2027年前后将首飞,探月工程四期即将实施,探测太阳系外人类宜居行星的“觅音计划”将在2030年左右实施,我国将建设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航天新征程——“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系列思政课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运载火箭、探月四期、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计划。
当前,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主要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满足载人月球探测等中国载人航天长远战略需求,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7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25吨,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箭体直径达到10米级,高度110米左右,研制成功后低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150吨,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50吨以上,争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飞。
吴燕生表示,我国载人航天还将登陆月球,走向深空。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可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并返回地球;月面着陆器可载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并开展科学探测活动。
探月工程四期即将实施。嫦娥六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计划于2026年前后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后发射,将与嫦娥七号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吴燕生说,当前,我国正在论证以月球为主要基地,建设集数据中继、导航、遥感于一体的月球互联网,希望未来航天员、航天工程师、科学家到月球科研站“出差”时,能用月球互联网发个朋友圈。
深空探测计划也正在稳步推进。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深空探测器,对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际探测,开展太阳探测以及太阳系边缘探测。2030年左右将实施“觅音计划”,对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进行探测。
未来,我国将拥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实现“经济、机动、快速、可靠”进出太空,支撑低成本太空利用目标实现。吴燕生透露,我国将推出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像高铁、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运行,使进入空间的能力实现革命性变化。还将建设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航天器在太空中也将拥有“4S店”,实现在轨更换设备、在轨维护、在轨技术升级、在轨建造等,颠覆现有航天器研制、发射、部署和应用模式。
吴燕生表示,在“已经建成航天大国、进入航天强国之列”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发展的目标是到2030年,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