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卖濒危野生动物制品 一天赚32万 女演员获刑10年

27.05.2016  12:52

警方展示涉案制品。(资料图片)

就此案本报曾做报道。

“非洲牙,80元一克,雕工不错。”“象牙只能手工磨,每串运费800元,要四五个人戴身上出关。我们的牙保证亚洲牙。”……从2013年10月起,曾是演员的杨晓晓在朋友圈做起生意:通过微信从上家收购来象牙、犀牛角、盔犀鸟鸟头等珍稀野生动物制品,再转手卖给下家。4个月里,杨晓晓的销售额超过了136万,但她却没想到,自己会因此面临牢狱之灾。

今年5月23日,四川森林公安破获近十年最大贩卖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在成都市武侯法院一审判决。杨晓晓因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其下线涂峰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

微信交易

销售金额超过136万

据介绍,2013年10月,杨晓晓通过一个名为“文玩汇”的软件,认识了一个名叫“一红二黑三白”的网友。而在雅玩界,“一红二黑三白”分别特指盔犀鸟头冠骨、犀牛角和象牙,这都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工艺制品,也是这个网友经常在朋友圈中展示的东西。“一红二黑三白”告诉她,这些东西从国外运进国内就可以买了。这样一来,她便在朋友圈中做起了隐秘的大生意。像“犀牛角有治疗小孩发烧的功效”,“配戴象牙很吉利”等宣传语,吸引了不少朋友向她询价。有的甚至不惜重金,从其手中购买犀牛角碗、犀牛角杯、象牙观音雕像等价值不菲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

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杨晓晓以91万余元的总价,分8次从上家收购12件工艺制品,再以136万余元的总价,通过快递邮寄或托人携带等方式分别卖给下家。其中2014年1月5日,杨晓晓就卖出3件物品,一天赚了超过32万元。而涂峰则是购买者之一。

涉案物品

均为濒危野生动物制品

金黄色的盔犀鸟、黑白相间的长象牙、近乎半透明的犀牛角碗,杨晓晓销售的这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雕刻工艺都十分精美。其中的白色象牙有4根长约35厘米。

经司法鉴定,杨晓晓售卖的野生动物制品均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其中涉及的犀牛和象,均被列入《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或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又简称“华盛顿公约”)附录I中,属于若再进行国际贸易会导致灭绝的动植物,明确规定禁止其国际性的交易。

经过摸排调查,去年9月,四川省森林公安破获一批非法收购、出售、运输犀牛角、象牙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系列案件,抓获包括杨晓晓在内的犯罪嫌疑人11人(7名中间商,4名买家),扣押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00余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这是近十年来,四川境内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贩卖珍稀野生动物工艺制品案件。

警方称,被查获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将全部交由国家进行统一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