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药物退烧“快”未必好 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10.10.2014  09:12

    天气转凉,患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的人很多都到医院要求输液,都希望能尽快退烧。但退烧“”未必好,尤其是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退烧,可能还会带来一定风险。

    地塞米松本身不是退热药,但由于激素能抑制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因此可取得立竿见影的降温退热效果,但同时也有暂时和容易反弹的特点,并不能从根本上退热。临床上认为,发热病人起病快,并且合并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喉头水肿,造成吞咽困难时,可在第一天适当用小剂量地塞米松,主要起到联合抗过敏、抗炎、抗毒的作用,但其他发热不推荐使用。

    此外,轻易使用激素退热,还容易出现副作用。例如降低身体免疫功能、阻碍抗体形成、使某些致病菌趁机生长繁殖、引起二次感染或某些炎性疾病等。儿童因为内分泌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使用激素强行退烧,会使体温骤然下降并大量出汗,容易引起虚脱。对激素敏感的儿童用激素退烧,还可能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等问题。

    正规大医院一般不会用地塞米松退烧,但某些小医院可能有此现象。不建议一发烧就输液,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缓解,不能改善时可先口服退烧药缓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