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海涯村冰脆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

18.10.2017  18:29

  冰脆李原产于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是江安李芽变后、经长期选育培育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李品种,具有果形端庄、艳丽,皮薄,多汁,肉质脆嫩、可口等特点,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成分,是地处山区的农户增收的来源之一。水潦彝族乡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谷干热地区,属乌蒙山区,海拔500-1300米,适宜李种植的陡坡地占全乡耕地面积的90%以上;种植冰脆李也是山区生态涵养的重要屏障,即是经济林、又是具有水土保持、水分涵养、绿化荒山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对赤水河谷地区的生态涵养、生态修复与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我市由于受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气候、土壤、地理条件等多因素限制,多年来,冰脆李的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生产程度一直不高,其种植技术基本是按照农户习惯种植方法种植,年度间产量、质量不高、波动大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水潦乡把发展冰脆李作为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投入资金,修建了果园,扩种了面积,冰脆李年产量达数万吨。每年3月至6月,水潦乡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组织开展“激情红5月,冰脆李采摘节”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以冰脆李产业的产业链条,为山区水果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水潦彝族乡李子生产中还存在果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栽培技术水平及生产管理水平低、粗放;李子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分散单个农户为主;李子采收后的果实处理及保鲜技术滞后,没有深加工,都是鲜销,总产值不高等问题。

  通过对当地冰脆李生产现状的分析后,海涯村农技员朱建忠认为,要提升当地冰脆李生产水平,推动冰脆李生产提质增效,积极发挥冰脆李在促进当地种植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上的积极作用,首先要解决冰脆李种植多年依然处于无品牌、无农产品认证的被动局面。为此,积极依托叙永县世江生态林果场,帮助农场发展冰脆李规模化生产,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要求,在农场抽取样品,送到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和泸州市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分别对冰脆李果的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送检的样品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质量要求,为下一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打下了良好基础。

曾经的贫困村 如今的示范村
  金秋十月,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白杨乡瓦洛村,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