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潜规则 地产深喉揭露成都楼盘“缩水”大法

14.03.2014  13:05

  记者实测进出电梯的通道口不足1米1,只能两人并肩通过。

开栏语

收房后才发现质量有问题、开发商承诺的配套设施突然没了、房子拖了几年都没有办下来房产证……业主们花了数十万买套房,不良开发商却设置了一个个陷阱,让你维权无门。

借3·15之际,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地产深喉”栏目,专门曝光房产行业潜规则,深度调查房产行业的乱象。

业内现状

交手开发商 业主地位弱维权难

作为业主,最感头疼的是,买房子的时候看不到现房,看一看户型图就签合同交钱,根本不知道修好的房子怎么样,等到交房时才发现有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想跟开发商谈退款赔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打官司争取赔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绝大多数业主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去选择这个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开发商在卖房时,口头承诺配套设施如何完善,房屋的设计如何先进,但业主入住才发现,开发商做的并没有说的那么好,“缩水”问题很常见。遇到这个事情,业主们除了气愤,就只有找到开发商协商。

但在协商中,双方地位极其不平等。虽然一个小区至少是成百上千的业主,开发商只有一个,但业主们并非处于强势位置,实际上,面对房屋质量问题,业主们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除了跟开发商协商、争执,他们似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长期以来,这成为房产行业为人诟病的顽疾。

全城征集聚焦典型案例 曝光不良开发商

针对上述业主维权难问题,今年3·15期间,本报将再次强势出击,派出多路记者对房产行业的潜规则进行调查采访,曝光部分开发商的不良行为。

今日,本报关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房产行业“缩水”问题:上百万购买的精装房,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防水没做好,墙壁出现渗水;电梯口的通道只有1.08米宽,仅容两个人通过,这样的宽度大件家具怎么搬上楼?卖房时承诺会有“人人乐”超市,结果交房时变成了一家不太知名的超市……这是成都业主遭遇的一系列麻烦,本报对此进行集中曝光。

如果您也有类似遭遇,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111投诉。对于一些典型案例,本报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进行调查采访。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伟

相关报道

电梯通道“缩水”:电梯入口通道仅容两人过

电梯通道宽度只有1.08米。

蒋先生是利通时代晶座的业主,但他还没住进去就感觉受到了“区别对待”。原来,他所在的5栋1楼电梯入口通道十分狭窄,只有约1米宽,比其他楼栋的短了70公分。楼盘开发商称,5栋电梯入口通道宽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不但不会对业主造成任何影响,还为业主降低了公摊。

对此,蒋先生认为,该通道的宽度明显不符合住宅建筑规范,一旦出现火灾等突发状况,如此窄的通道怎能做到安全?

业主投诉:入口通道太过狭窄

今年3月2日,蒋先生购买的时代晶座交房。验房当天,蒋先生刚走到1楼电梯口就感到一阵压抑,“入口通道太窄了,就像一个小过道一样。”他目测宽度大约只有1米。同住5栋的刘先生也深有同感。

大部分业主尚处在装修中,因此不禁担忧家具怎么搬进去,“大件家具可能很难通过,恐怕只有选择小体格的家具才得行哦。”蒋先生说,美观舒适固然重要,但是安全问题才是头等大事,“一旦火灾等突然状况发生,作为逃生出路的通道如何确保安全疏散?

记者调查:通道宽度只有1.08米

3月7日,记者来到利通时代晶座,用软尺对5栋电梯入口通道的宽度进行了实地测量,其宽度为1.08米,两名成年人紧挨着才能勉强通过。随后,记者对3栋、7栋的电梯入口通道进行了测量,其宽度分别为1.15米和1.76米。记者了解到,5栋共有33层楼,每层有6户人。

蒋先生认为,按照《住宅建筑规范》规定,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米,但是5栋的电梯入口通道明显不符合标准,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记者查阅《住宅建筑规范》得知,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记者还查阅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规定,居住建筑首层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得小于1.2米。

开发商回应:规划通过了相关部门

5栋的部分业主将通道宽度的问题向小区开发商四川佳兆港投资有限公司反映。不久,对方以成文形式予以回复:“5栋的电梯间宽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并且最大程度为客户降低了公摊,在业主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影响。

3月10日,记者致电开发商营销部负责人李女士,对方称,每一栋楼的户型不同,所以结构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别。李女士表示,对于5栋电梯入口通道的宽度,建筑单位是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规划修建,经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后,具备了相应的合格证书。

律师说法:业主可向规划部门投诉

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邢连超律师表示,房屋的规划设计应该按照《住宅建筑规范》的相关规定建设。如果楼盘的建设出现违规情况,影响了业主的通行利益,这说明房子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业主可要求开发商整改,并向规划部门提起诉讼,甚至可以起诉开发商。

3月12日,开发商营销部负责人李女士表示,公司将会同建筑设计单位到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对业主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天宇 实习记者 杨雪 摄影 张磊

      百万精装房“缩水”: 防水未达标卫生间现“水坑     最近,家住天府二街附近雅颂居小区的业主柳先生非常烦恼,自己花100多万买的精装房防水出现问题,踢脚线发霉、墙面发鼓等接连出现,开发商整改施工后,渗水问题仍没得到解决。
  记者调查发现,该小区有部分业主家中都出现了防水问题,业主们认为自己遭遇了“缩水”的精装房,这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对此,开发商认为主要是承建商偷工减料所致,承诺将进行整改。

      业主遭遇:精装房墙面渗水、发霉
  前年底,柳先生住进新房不久,就发现墙面有些裂纹,甚至出现发鼓,他立即跟物管反映了这个问题。
  可是,麻烦并未解决。柳先生说,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客厅、卧室踢脚线生霉了。找到开发商反映问题,对方承诺进行整改,并安排了施工人员到其家里施工。施工完成,柳先生搬回去住了不到1个月,他发现踢脚线还是生霉,墙壁渗水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他先后找物管和开发商协商,但直到现在渗水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记者调查:卫生间现“水坑
  3月7日,记者来到该小区调查时,业主高小姐家中正在进行防水施工。记者在高小姐家里看到,整个客厅走廊都蒙上一层塑料纸,墙角的渗水处有些发黑,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卫生间有一处挖开的地面露出一个小水坑。高小姐说,就是因为装修的防水没有做好,每次洗澡后,水就往地面渗透,时间久了,水就渗透到其他墙面,导致墙角踢脚线发黑,有些墙面的乳胶漆也开始发鼓。

      开发商回应:承建商偷工减料
  开发商一名姓张的事务经理告诉记者,雅颂居小区一期项目大约1800多户,去年开始业主陆续入住,后来有少部分业主反映房子装修存在防水、空调漏水等小问题,接到业主反映后,他们立即进行了整改,凡是存在问题的,该更换的都进行了更换,只是由于部分业主未在家,还没有来得及处理。
  精装房不“防水”,业主认为这是开发商偷工减料。对此,张经理表示,作为开发商,他们事前的规划肯定不是这样,主要责任在于承建商,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由于很多工程在交付时无法准确查验,他们也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所以导致了精装房装修不到位,今后他们肯定会追究承建商责任。

      律师说法:肯定是开发商责任
  对于雅颂居部分业主遭遇精装房不“防水”问题,记者采访了四川致高守民律师事务所赵轲律师,她认为,精装房防水问题没有处理好,肯定是开发商的责任,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如果家中家具因此受到损失,也可以跟开发商协商赔偿。而业主柳先生家的防水整改后仍然出现问题,可以再次要求开发商整改,不过,整改前最好先跟开发商进行约定,如果二次整改后防水没处理好,开发商如何解决。赵轲表示,一般在房屋质量问题的协商上,购房者都处于弱势位置,因此遇到问题要先跟开发商协商好,双方协商后没有处理好,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伟摄影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