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蓄水淹了漫水桥 通江河西三村5000村民靠渡船过河
通江铁佛镇素有“河西三村”之称的小岭子、熨斗山、黄嘴头三村,与铁佛镇场镇一河相隔。早些年,这一条宽约100米的大河犹如一道天堑,斩断了河西三村5000余村民的致富路。
1989年,为了改变封闭落后的现状,河西村民历时三年建成大浪滩漫水桥。2008年初夏,平昌双滩电站筑坝蓄水,大河水位一夜上升,位于电站上游的大浪滩漫水桥从此被淹没在水下,村民以及车辆过往全靠两艘渡船。因为各种原因,渡船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村民希望能解决他们的行路难问题。
老村支书带领村民集资建桥
位于铁佛镇通江河河西的小岭子、熨斗山、黄嘴头三个村,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当地一块富庶之地,但因与铁佛镇相隔一条宽约100米的大河,丰富的物产不能运出去,外面的产品不能拉进来,变得封闭、落后。
村民肖占中回忆,1989年,老村支书李占义从达州请来一位桥梁设计专家,根据专家设计着手筹资建桥,当年带领三个村的村民历时近三年建成,共花费资金42.8万元,其中10万元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剩下的32.8万元全由村民筹集。
经过村民苦干,1991年底,一条宽7米,长148米,高3.5米,由钢筋水泥浇成的大浪滩漫水桥横跨大河两岸。
电站筑坝蓄水致漫水桥被淹
家住黄嘴头5组的村民向斌,闲时喜欢驾着自制的渔船在河里捕鱼。2008年初夏一天,向斌在大河捕完鱼后将渔船系在河道边上,次日一看,渔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不停摇曳,原来大河水位上升,那座漫水桥已经被淹到河水下面。
向斌介绍,我们以为过两天水位就会下降,大桥就会重新浮出水面。后来不见河道水位下降,先后来了两艘渡船,其中一艘用于渡客,一艘用于渡车。建成使用了16年的漫水桥就被常年淹没在水里。
据了解,平昌双滩电站筑坝蓄水后,位于上游的大浪滩漫水桥便被淹没在水里,为了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出行问题。通江县政府同平昌县政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大浪滩漫水桥处运行两艘渡船,其中一艘用于渡客,另外一艘用于渡车,解决河西三村村民的出行问题。
5000余村民过河靠两艘渡船
14日,记者来到大浪滩漫水桥头。准备将自家种植的柚子送到市场销售的村民肖占中,已经在渡口等待许久。“以前大桥可以通行时,前往铁佛镇往返只需要半个小时,大桥被淹后,村民出行极不方便。”肖占中抱怨道。
村民李林告诉记者,“河西三村”约有5800人,现在都要经过两艘渡船到达铁佛镇。
据了解,渡口开始渡船后,通江海事局为了保证居民出行安全,制定了六种情况下不能开渡的规定,对客渡行为进行规范,当出现船况不良、停航封堵、气候不良、船舶超载、证照不齐以及不穿救生衣的情况时都不允许进行客渡。该规定虽然保证了客渡安全,也给片区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今年9月中旬,通江片区普降大雨,渡船无法开渡,正在铁佛镇读书的10多名学生因不能坐船过河上学,直接在家待了三天。由于渡船速度较慢,没大桥方便,原来村民半小时就能到达铁佛镇,现在要将近两小时。
正考虑将“河西三村”道路网经三溪纳入广纳路网
通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喻东介绍,当年双滩电站建设作为我市重点工程,通江县委县政府同平昌县委县政府就上游漫水桥被淹没以及黄嘴头车渡码头建设情况进行了洽谈,专门解决河西三村居民安全出行问题。后根据会议洽谈,由政府出资建设车渡码头,并先后调入一艘客渡船和一艘车渡船,供居民免费乘坐。后因客渡不能保证居民的正常通行,部分居民开始上访,要求放水露出漫水桥供居民通行。后根据相关部门处理意见,决定将该处大桥重新修建纳入交通建设十二五规划。
据喻东介绍,去年交通局就将该大桥的修建纳入交通建设十二五规划,可能是考虑到投资过大,至今没有得到上级审核通过。经专家现场考察,该处大桥的新建需要投资约八千万元。"交通局正在积极寻找办法解决该处居民出行困难。"喻东说,"投资近亿修建一座大桥,如果没有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仅靠通江财政是很难处理的,现新规划的渝陕高速经通江境内时可能经过此地,届时,在新建的大桥上,可以附带设计便道桥,解决村民过河的问题。"
喻东介绍,通江县交通局工作人员正在积极考虑将河西三村的道路网经三溪纳入广纳路网中,并进行升级改造,让河西三村居民经广纳直接进城,解决当地居民出行困难,如果该方案能得到居民支持,近期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