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被滴滴挑下马的竞争对手们 悄悄摸回来了
再过11天,网约车新政将正式落地,尽管各地出台的实施细则部分还处在意见反馈阶段,但基本上已经是大势已定。
一些拿到外卡的选手们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一纸新政,让原本已尘埃落定的“网约车之战”又重燃战火动,且战局更加迷离。
收购Uber中国后的滴滴本来胜券在握,但随着网约车新政细则的出台,那些曾被滴滴挑落马下的对手又重回江湖,而且还一股脑冒出了许多新对手。
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出行是刚需,在新的政策框架下,面对出行市场这块蛋糕,势必将掀起新一轮旷日持久的混战。
这里面既有草莽出身的猛将,也有家财万贯的地方豪强,义旗高举的国企代表,经过一系列洗牌之后,未来的网约车市场是滴滴继续一家独大还是群雄并起,至少现在看来仍然存充满了未知数。
传统出租车的“复仇”
网约车新政细则的出台,再次搅动了出行市场。
一夜之间,原本被网约车打得溃不成军的传统巡游出租车大军重新集结,卷土重来。当初滴滴等网约车软件就是靠切入出租车迅速积累了用户,而后在出租者的基础上接入专车、顺风车等等。
最近滴滴、uber涨价,很多重新坐上出租车座椅的乘客想必都看到了司机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以及他们对于行将烟消的外地网约车的“好走不送”。
对于很多坐拥了京籍京牌、沪籍沪牌的出租车集团,这次也终于下定决心“内部创新”。
事实上,在新政出台之前,强生出租、大众出租、首汽集团等传统出租车公司进行触网试水。网约车细则出台之后,出租集团网约车改革的雷声和雨点都变得疾骤了,更多国有资本背景平台加入后,使得战局更加难以预测。
强生出租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出租车公司,2015年11月宣布进军专车领域。最近新政细则出台后,强生出租也透露出,公司正加快开发强生出行APP平台,有望11月后上线。
强生出租并非孤例,上海另一家出租车公司 大众交通 也在马不停蹄。2015年12月上线的网约车平台,目前已经接入了3000辆网约车,其中500辆车挂有以沪A.M开头的牌照,获全国首个出租车“专车资质”。新政细则出台之后,公司也还在考虑继续将一部分巡游出租车营运牌照转移到网络约租车上,实现巡游出租车与网络约租车间的动态配比。
在北京,“首汽约车”绝对是出租车转型的先锋和标兵,在一众出租车公司中发力最早,在网约车细则出台前就已经挤到了行业第四的位置,而最近出台的北京网约车新政更是完美契合了首汽约车的所有条件,难怪有网友调侃新政是为首汽约车“量身定做”。
截至今年7月,首汽约车在全国已接入了8000辆车,其中北京超过5000辆,全国日完成订单超4万单。新政出台前后,更是放出一大波优惠券和补贴争夺市场。
首汽约车CEO魏东近日表示,未来还将和其他的出行企业展开合作,打通不同的出行场景,未来还会和巴士、自行车、分时租赁等打通。首汽约车想做出行市场“头狼”的野心可见一斑。
更有意思的是,在新政细则落地的第三天,也就是10月11日,全国三十余家知名出租汽车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上海开了个会,与会者纷纷表示,传统出租车加速转型,需要加快融入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调度平台技术,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
业界对于出租车集团进军网约车寄以厚望,出租车热情高涨,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有更多的出租车代表加入团战也说不定。
神州们的逆袭
随着游戏规则的改变,市场重新洗牌已不可避免。一直蛰伏在壕沟里的神州专车也再次发起冲锋。
如果说新政提供给出租车集团的是入场券,那提供给 神州优车 集团的则是霸王争夺赛的参赛权,而且还给它加了个高脚凳。
按商业模式划分, 神州优车 是重资产B2C经营模式,而滴滴、Uber则是轻资产C2C运营模式,不同的选择构成了不同的格局。
随着滴滴、Uber的崛起, 神州优车 集团的短租车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专车业务在价格上也被打压得毫无优势。现如今,网约车新政的高门槛大大削减了专车、私家车的供应数量,低端的专车将基本被清理,网约车高端路线成为未来趋势。
在一些人看来,上述门槛的设立既能与传统出租车形成错位竞争,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正是网约车新政的制定初衷。
而这恰恰给一直“负重前行”的神州带来了重新上位的天时地利。拥有更多的本地牌照、车辆和高端网约车管理经验,同时,海量快车对于神州的短租业务的侵蚀效应将逐渐消除, 神州优车 的租车和专车业务都可能找回第二春。
10月17日, 神州优车 以非公开定向发行的方式发行的方式融资100亿,而这100亿全部用于神州买卖车业务的发展,这意味着除了租车和专车外,神州还有在买卖车上大展拳脚的野心,而此时, 神州优车 总市值已达433.64亿元。
相反,滴滴在资本的裹挟之下疯狂扩张出了快车、出租车、巴士、顺风车、代驾等业务,但是新政之后,顺风车、低端快车模式都将被解构,而在未来竞争的关键点专车业务、高端私家车上却积累并不丰富,C2C模式将面临着新政后各项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断崖式下跌不无可能。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新政之后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入局网约车平台的玩家。比如前两天宣布拿了50亿的叮叮约车,背靠汽车销售起家的上市公司 庞大集团 ,准备下设旅游专线、网络租车、顺风车、城市专车、通勤班车、旅游房车、出租车、汽车保养、分时租赁、汽车电商等十余个业务板块,其“野心”也十分“庞大”。
叮叮约车负责人常野透露,其实叮叮约车早在2014年就在布局,只是政策不明朗,一直在等待时机,网约车新政细则出台后,才决定重金入局,正式加入这场未完成的网约车大战,而且叮叮约车的APP也正在快马加鞭的开发中,预计在网约车新政11月正式落地后可以上线运行。
虽然坐拥政策红利和供应链优势,但很多投资人对于这种后入局者并不是特别看好。曾投资过滴滴的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表示,投资人更看重的是项目是否产生了价值,消费者是否喜欢,不会完全跟随政策动向去投资,更看重创新。
搅局者:共享单车的“另类颠覆”
最近的出行市场很热闹,不仅仅是因为网约车新政,还因为两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摩拜单车和ofo。
创投圈对于单车共享寄以厚望,8月2日到10月13日,70天内,单车共享领域就发生8次融资,资本巨头纷纷下注。
单车共享主要聚焦于解决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问题,当滴滴、uber涨价,网约车走向高端市场后,单车对于网约车市场短期还难以形成正面冲击。
对于滴滴而言,单车市场只是一种低端颠覆,目前还不是它最应该头疼的问题。但是,我想任何一个出行市场的巨头心里都有过一个思考:单车共享这件事我自己能不能做。
滴滴肯定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不过从滴滴投资ofo来看,它已经做出了选择,而入股ofo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自己提供侧翼防护,纵然有一天,单车真的能在可以看见的尺度上挤占打车市场,至少自己早已埋下过棋子,也能提早感知到市场风向。
单车出行也许只是一种趋势,一种说明“事情正在悄悄起变化”的征兆。
出行风向变了,投资人和消费者都有了新宠,而且,谁又能保证,未来不会有更多的新宠涌入市场呢?而面临这些以前从未想过竞争者,那些想夺下外卡的参赛者们又该如何应对?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滴滴发布了态度强硬的回应,然而,无论是从总理在深圳的回应,还是最近交通委的政策解读来看,网约车新政调整的幅度都不会太大,门槛要求几成定局,在这场博弈中,滴滴已处于下风。
近日,滴滴快车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昆明6个城市逐步推广“中长途折扣”。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表明,滴滴已在为后新政时代的竞争提前布局,在短途出行中,网约车高端化,出租车扎堆,单车出行挤压市场,滴滴、uber们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提前拓展中长途出行市场或许还有机会。
网约车新政的出发点是规范化管理出行市场,结束出行市场的“野蛮生长”,但大浪淘沙过后,我们似乎面临一个的隐患:很多网约车司机由“黑车”转化而来,被新政淘汰之后,他们会不会重回“黑车”行列?
改革是一场博弈,会有痛苦,也会有质疑,甚至,我们都清楚,今天改革的结果也绝非出行市场最终的结果。距离网约车新政正式落地,只剩下11天时间了,出行领域的竞争格局在后新政时代何去何从,还得等待时间最终给我们答案。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