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春熙路:满眼都是小洋楼
20世纪20年代刚建成不久的春熙路北段。
宽巷子11号“恺庐”门额。赖武1997年摄 (四川文艺出版社供图)
新版《成都街巷志》讲述三大地标的前世今生
□文莎 本报记者 肖姗姗
8月14日,本报刊发的新版《成都街巷志》出版的消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好奇,纷纷来电表示想更多地了解成都一街一巷、一桥一水的故事,特别是名声在外的春熙路、天府广场和宽窄巷子。8月15日,记者追寻着新版《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栋的足迹,向读者一一讲述成都三大地标的前世今生。
春熙路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圣地
“春熙”二字来源于“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而命名为“路”,在袁庭栋看来,“则是开了一个先例”,因为春熙路是成都第一条以“路”命名的街道。
现在的春熙路,商铺林立,行人如织,是购物、休闲、吃饭的好去处。那么,1924年刚建成不久的春熙路是什么样呢?在新版《成都街巷志》,就收录了一张春熙路北段的老照片。可以看出,那时的商铺都是两至三层的小洋楼,“楼上有些房间还没有商家入驻”,但客流量却很大,一家名为“明记震东”的商店门前,站着不少前来购物的顾客。
袁庭栋提到,春熙路的修建是为了方便人们在东大街与总府路商业场之间通行。然而,在建成之后,由于地处市中心,春熙路发展很快,十年之间就成为成都最繁华的街道,若干商家与文化单位云集于此,包括银行、珠宝商、眼镜行、药店、书局等。
新版《成都街巷志》记载,在今天的春熙路东南西北四段的交会处,保留着两幢独立的三层楼房。南边的一幢是民国时期的中华书局和四明银行,北边的一幢是民国时期的广益书局和茂昌眼镜行。袁庭栋说:“在老成都的黄金口岸上,四家经营实体中竟然有两家书店和一家眼镜行,这应当是成都文化氛围浓厚的最佳写照。”
1949年以后,北边的楼房开的是瓷器店,南边的楼房则长期都是新华书店下属的成都古籍书店,有三层业务楼。这家书店曾是几代人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圣地,袁庭栋感喟:“这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师友最多的书店。”
天府广场四次扩建后,占地八点八万平方米
天府广场地处成都的“心脏”地带,是人民东路、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与人民南路的起点。绿树成荫、花草丛生的天府广场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周边汇集了四川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美术馆、成都博物馆等建筑,给人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
不过,历史上的天府广场经历过4次扩建,才达到现在的规模。袁庭栋介绍,天府广场的前身是1953年由皇城坝(今体育场一带与天府广场的一部分)改造的人民南路广场,是当时全市举行大型集会的主要场所。1983年,人民南路北段两侧的东鹅市巷、永靖街被拆除,建成了一个更大的人民南路广场。1999年,人民南路广场再次扩建之后更名为天府广场。2006年,全面改建之后,面貌一新的天府广场建成。
在天府广场上,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高高矗立,面南背北,高视阔步。新版《成都街巷志》里详细记载了雕像的来历,汉白玉采自渡口(今攀枝花市),从山上采下的毛坯就重达56吨,当年特地组织了一个车队运到成都。雕像的主要设计者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龙德辉与郭其祥,整个雕像分12段加工而成,仅头部就有1.6米高,一只手就重14吨,一根手指就有70厘米粗,用航空工业使用的万能胶黏结,内部有钢柱,手臂有钢筋支撑,并按照可抗12级地震设计,表面可以防霉,在头部与手指处都安有避雷针,其设计与建造水平在美术界公认为是全国领先,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是全国第一。
宽窄巷子老成都街道旧貌保存完好
在清代成都满城的西南角,有两条相邻的胡同——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属于镶红旗的驻地,因为一条比较宽,一条比较窄,所以被人们称为宽巷子与窄巷子。其实,宽窄巷子在以前名气并不大,也没有达官显贵在此居住。袁庭栋认为,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平民性让宽窄巷子基本没有大拆大改,仍然保持着老成都街巷的旧貌。
记者行走在宽巷子的青石板路上,两边是青砖、木桩修葺的小四合院,街道边、庭院里都栽种着竹子、兰花等绿色植物,给人古色古香的感觉。对比街角的景致,几乎与1998年拍摄的老照片一般无二。袁庭栋对宽窄巷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成都市中心最有价值的民俗风物保存片区。”
对于宽窄巷子的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都市有关部门将其作为供研究者考察和旅游者参观的窗口,并作为特色文化片区加以保护。2005年,成都市还对宽窄巷子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翻修。整修之后的宽窄巷子在2008年6月正式开街,成为老成都文化的展示区。
袁庭栋说,宽窄巷子虽然过去很少有达官显贵居住,但是却有不少文化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例如著名学者张圣奘、李植和徐仁甫,著名民主人士韩文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