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中俄警务合作:保障客商交易打击跨国犯罪

29.10.2014  10:57
2013年,满洲里警方向俄罗斯警方移交一名国际通缉犯。 陈严 摄

  自上世纪90年代到如今,中俄双方的警务合作经历了相互试探,到加强信息交流、联合边境管控,再到跨国追捕与遣返逃犯的深度合作,此时正向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

  当前犯罪活动的跨国性、流动性等特点表明,仅凭一个国家执法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跨国犯罪活动的,必然要寻求国际警务合作的途径来合力破解问题。

  专家指出,全球范围内的警务合作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合作。加强国际警务合作既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

  法治周末记者 张驰 朱雨晨

  10月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俄语110”接警员接到一起报警。

  一名俄罗斯男子在北方市场购物时,遗漏了一个购物袋,袋里装有该男子的护照、10多万卢布及上千元人民币。情急之下,他拨通了110。

  了解完警情后,接警员迅速将指令下达到几公里之外的满洲里市公安局整顿市场秩序办公室。

  4分钟后,整顿市场秩序办公室负责人杨凯带着一名警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

  两个小时后,购物袋被杨凯与同事找到。

  “中国警察,棒!”俄罗斯男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整顿市场秩序办公室,是满洲里市公安局为保障来满旅游、购物的国内外游客的合法权益而设的,专门负责满洲里市各大贸易市场的秩序监管整治工作。

  这是满洲里市公安局净化其辖区内市场购物环境的自觉之举,也是中俄警务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有共赢

  中俄警务合作,既有两个国家睦邻友好的关系带动,又有合作方的现实需求。

  在满洲里工作、生活了近20年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满洲里支会法律事务部部长姚纯钢,对中俄两国、两地的边贸情况了熟于心。

  “中俄客商的合作相当大一部分没有规范性的合同文本,导致产生纠纷需要维权时,找不到有力的证据。这是制约中俄民间贸易交流的最大弊端。”姚纯钢说。

  在满洲里知名的旺泉市场内,某摊主曾先后批发给一俄罗斯人几百条牛仔裤,其中100多条迟迟未结款。除了提货记录外,双方并没有任何文字性记录。

  后来,摊主几次向该人讨要货款均未果,但其每到满洲里,都会到相对高档的饭店、酒吧消费。掌握到这种情况,摊主在该人又一次采买裤子时,将其扣留。

  后来,在姚纯钢的多番协调下,该人写下了欠款字据及还款承诺后,离开。“这算结果完满的。然而,相当一部分是‘货走钱不回’的,如果你讨要急了,我就半年不入境,或者从中俄边境的其他口岸入境进货,让你无可奈何。

  一段时间内,满洲里还存在着欺行霸市、针对中外游客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现象。

  民警杨凯曾经处理过一起案件,满洲里中苏街的一名商户,不仅对俄罗斯客商强买强卖,还与“帮帮干”(中间人,或当俄罗斯人的翻译,或当司机)相互勾结,低买高卖,严重影响了中国商人及所在市场的声誉。

  边界对面的俄罗斯则是另一种情况,俄罗斯媒体曾于2012年进行过调查,在其境内的中国公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安全感。

  做了20多年边贸貂皮生意的朱建平认为,中国人在俄罗斯遇到的这些困难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有直接关系。

  在他的生意圈中,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对俄罗斯的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而即便懂得法律,也摆脱不了一些黑恶势力的敲诈勒索,索性以消极的方式应对。

  “这是制约中俄边贸往来的最大因素。”朱建平说。

  这些不利因素,引起了中俄两国、两地警方的警觉。

  在加强中俄两国边境毗邻地区警方之间睦邻友好关系和执法合作的前提下,“联手打击走私、贩毒、抢劫、盗窃、绑架、杀人、诈骗以及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成为摆在两地警方面前的工作重点。

  早在1992年12月,中俄双方就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合作协议》。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关于建立打击跨国犯罪联合工作组的议定书》《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市公安局与俄联邦赤塔州内务局警务会谈纪要》等警务合作文件相继出台,为中国对俄警务合作奠定了基础。

  但对满洲里市公安局与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来说,彼此向前迈进一步,还是很艰难。

  “除了语言障碍,作为国内的警察,要熟悉对方的法律、工作方式、风俗习惯,这些细节很关键。”多次往返中俄之间协助办案的满洲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外国人管理科科长张宏伟,对两地的警务合作有着自己的看法。

  由于两国法律制度不同,对同一起案件的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双方往往会出现分歧,合作的效率无形中会受到影响,也直接影响办案成果。

  工作之余,张宏伟手头常备的是与业务相关的俄罗斯法律文本、书籍。“充分了解对方、熟知对方的文化、法律背景,在具体的案件合作中尤为重要。

   由陌生到默契

  在法治周末记者采访过程中,偶遇来满洲里办案的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警官伊萨科夫•叶甫盖尼•瓦列吉诺维奇。

  “满洲里警察有责任心、效率高、业务精、待人热情。”一口流利的汉语,熟知中国情况的瓦列吉诺维奇用竖大拇指表达对满洲里警察的敬意。

  瓦列吉诺维奇的赞赏,并非一时的客套,而是他长期观察中国警察的结果。

  2010年10月,满洲里市公安局接到中国外贸商户反映: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有一个名为“奥西诺夫斯基”的黑社会组织,经常采用盗、抢、烧等暴力手段垄断货物仓储和运输市场,并恐吓、威胁中国外贸商户,向他们收取保护费。

  满洲里市公安局迅速将此情况通报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

  11月,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派员到满洲里调查取证,在中国警方的全力配合下,经过10多天的工作,走访了大量的受害商户,搜集了至关重要的证人证言材料。

  在各方证据齐备的情况下,俄罗斯警方成功摧毁了这个黑社会组织。

  “没有满洲里警方的协助,这个案子的侦破不会那么快。”瓦列吉诺维奇说。

  “在合作办案过程中,我们强调‘在俄经商的中国商户的合法权益必须受到保障’是双方沟通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中国警方以人、财、物的投入表达了合作的诚意,最终促成了案子的办结。”张宏伟快人快语。

  近几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以满洲里为基点的中俄警务合作成果有目共睹。

  2013年3月,中俄警方联手抓获一名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逃犯;同年9月,中俄警方合作破获一起俄罗斯公民遇害案;还是在9月,满洲里警方与俄罗斯伊尔库斯克警方合作,破获了一起中国人在俄罗斯策划实施的绑架案……

  因为工作关系,张宏伟曾经到访过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给她的感觉,内务局的警察素质高、十分敬业。“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正是我身上所缺的。

  工作时间业务探讨不充分,张宏伟与同事还受邀到内务局的一位高级警官家中,一杯伏特加下肚,双方谈兴渐浓,因陌生带来的拘束感此刻一扫而光。

  现在,无论会面在满洲里还是在后贝加尔边疆区,中俄警察之间一个结实的拥抱,一个有力的握手,是工作关系融洽的见证,也是私人关系相处密切的外在表达。

   深化合作是共识

  十多年来,满洲里市公安局与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务局联络渠道日益顺畅,在指定联络部门的协调下,双方建立了案件对口部门的直接联络渠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警务执法学院副院长、世界警务发展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宇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警务合作是建立在进一步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因此,中俄警务合作具有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和国家友好关系作为保障,且双方都是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员国,依托上合组织开展的警务合作,尤其是针对区域内打击三股势力方面的合作关系紧密,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两地的警务合作辐射面在逐渐扩大,在俄罗斯,以后贝加尔边疆区为支点,辐射伊尔库茨克、布里亚特等地;在中国,以满洲里为支点,辐射内蒙古其他地区、辽宁、河北、山西等地,而且双方的辐射面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0月20日,“利剑—2014”中国内蒙古、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警方反恐防暴联合演练在满洲里举行,此举旨在应对中俄边境地区恐怖主义、非法越境、走私枪支弹药、毒品等犯罪活动,全面提高应对地区危机能力。这也被视为两国两地警方的最新合作成果。

  “中俄警务合作以中俄毗邻地区的层面居多,以服务边贸往来的业务内容居多,在今后的合作中,提高警务合作层级与执法一体化水平,对两国警方来说尤为重要,这是不断推进两国两地警方合作的内在推动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中俄警务合作给予评价。

  处于对俄警务合作重要一方的满洲里市公安局,对警务合作的外在环境支持也有着迫切的愿望,“满洲里市公安局、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虽然先后与后贝加尔边疆区相关部门建立了合作备忘,但在情报共享、联合执法、区域协作方面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特点,有些力不从心,需要更高层面给予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甚至授权”。满洲里市公安局某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中俄毗邻地区警务合作的瓶颈给出他的分析。

  满洲里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薄立峰认为,在加强警务合作的共识下,如何进一步拓展警务合作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促使双方警务合作机制进一步常态化、规范化,在中俄双方的“执法特区”——满洲里市和后贝加尔边疆区内,加强信息情报交流、联合边境管控、联合域外调查取证、跨国追捕与遣返逃犯等领域合作,是两地警方今后合作探索与努力的方向。

(原标题:中俄警务合作:大国关系晴雨表)

文章关键词: 中俄警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