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花乡”又添新景 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开放并举办首展

16.11.2014  20:41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余如波)11月15日上午,“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在成都市三圣乡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开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孙振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焦兴涛策展,共展出30件材料、形态各异的作品,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至2015年5月10日。

王冉然《梦与忆》,树脂,2012年

此次展览的开幕,也意味着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正式开放。展示区已建成部分占地100余亩,与白鹭湾湿地、荷塘月色景区有机融为一体,其相关活动策划与作品展示由蓝顶美术馆具体执行。据悉,展示区将永久保留此次部分参展作品,并不定期举办各类雕塑展,为市民提供包括生态、艺术、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体验。

该展为国内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雕塑展。孙振华表示,过去的城市雕塑追求“高大上”的创作理念,往往运用贵重的金属和石材,依靠占领和征服空间来获取关注。本次雕塑展另辟蹊径,作品采用普通材质,以尽可能低调、有机的方式融入周围的湿地景观中,与自然环境形成融洽、和谐、共生的关系。

许宝忠《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玻璃钢仿铜、现成PVC管,2014年

据悉,此次部分参展雕塑为艺术家过去创作的与“生态”主题契合的作品,另有10余件作品则依据现场景观完成。记者看到,曾令香的《结绳非记事》、王比和娄金的《大老虎》、蔡志杰的《稻草人》3件作品,均使用本地常见的稻草制成,邓乐的《空屋》则直接利用现场废弃的砖房完成。此外,利用竹木、岩石、草皮、电子废弃物乃至废弃高压电杆等材料完成的作品,同样为数众多,体现出当今雕塑艺术与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景观艺术等领域的互动与融合。

巫国源《发光的梦想》,不锈钢和钢管,2014年

曾成钢《》,玻璃钢、铁,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