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昭山:“脚步为亲”暖民心

14.04.2014  00:11

中新网湘潭4月13日电 (胡宁 刘姝婧)家住湖南湘潭昭山示范区易家湾镇的困难户汤志奎的妻子患癌症去世不久,欠了巨额医疗费用,儿子也没有固定的工作。该区党工委书记杨晓军来到汤志奎的家中,鼓励他坚强面对坎坷,并帮他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这仅是昭山示范区开展“脚步为亲”群众大走访活动的一个片段。自2013年10月大走访活动启动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共走访群众2300余户,征求意见240多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00多件,用脚步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

人民群众都是我们的亲人,一切工作都要着眼于他们的幸福和满意,要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满足他们的期待;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平日多到群众家中走动。”这是昭山人对“脚步为亲”的解读。

于是,在昭山示范区,一幕幕温暖的画面倾情上演:党员干部对辖区12000多个家庭逐一走访,不遗漏一家;他们就着一碗粗茶聆听老百姓的真实诉求,还经常深夜深入百姓家中听民情、访民意……“这就是昭山人自称的‘三万工程’:进万家门,喝万家茶,情系万家灯火。”杨晓军表示,与老百姓走得更近,与广大群众成为朋友,让“脚步为亲”在昭山成为一种常态,是他们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个个温暖的走访,也化开了群众的心结。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安置问题,昭山示范区加速推进了安置小区以及昭山公寓建设等项目;针对老百姓担心的养老问题,昭山示范区从实际出发,推行最贴心的社保政策,让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领到养老金;针对群众失地后的生活担忧,昭山示范区从政策、机制、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让农民走上新创业之路……随着“脚步为亲”活动的深入,在昭山示范区出现了“三多三少”的新景象: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的脚步声多了,衙门习气少了;人民群众的笑容多了,牢骚少了;帮扶的爱心佳话多了,历史遗留问题少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