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布局四大休闲农业区域
为了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拉动内需,湖北省日前提出,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特征、交通区位和客源市场等情况,将全省的休闲农业区域布局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大中城市郊区板块、鄂东板块、江汉平原板块和鄂西鄂北板块,实现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科学布局。并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省将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县、100个示范乡(镇)村、1000个示范点、10000个限上休闲农业企业,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增收13%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
湖北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厚重的科教文化,优越的交通条件,为该省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湖北地处我国南北、东西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和平原兼备,生物种群多样,江河纵横,湖库棋布,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既有武当山和明显陵二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神农架、长江三峡、大别山和洪湖红色旅游区等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湖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而武汉又是陆水空交通中枢,省内铁路已形成“四纵三横”架构,公路呈现“四纵四横一环”网络,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4小时城市圈、2小时城市圈和省内1小时城市圈已初步形成。国道、省道和县道,以及“村村通”工程,使得省内外游客到达该省休闲农业点的交通极为便捷。省内现有近10所涉农涉旅大专院校,加上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和职校,每年培养初、中、高级农业旅游人才上万人。湖北民族众多,有土、苗、回、侗等50多个少数民族。湖北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以炎帝神农为代表,屈家岭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水文化渊远流长,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农业部的支持指导下,湖北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13年底,全省限上(年营业收入10万元)休闲农业点4000余家,常年从业人员8.7万人,其中农民工7.7万人,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20亿元,从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76万元。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市民休闲时间的增加和湖北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全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此基础上,湖北提出了合理定位、引导湖北休闲农业发展科学布局的顶层设计,将全省的休闲农业区域布局划分为大中城市郊区板块、鄂东板块、江汉平原板块和鄂西鄂北板块四大板块。
大中城市郊区板块。包括武汉、宜昌、襄阳等12个省辖市市府及恩施州州府所在城市的郊区。一是发展与市民休闲游憩体验消费需求对接的特色农家乐、农家乐片区和休闲农业区;二是发展与亲子亲友游等消费需求相对接的采摘休闲农庄;三是发展与科普教育等消费需求相对接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和农产品[0.89% 资金 研报]加工游览项目;四是发展与商务会议消费需求相对接功能齐全的休闲农庄。
鄂东板块。主要是位于大别山区和幕阜山区的有关县市。一是在城镇周边,发展农家乐和少量休闲农庄;二是依托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休闲游;三是发展休闲养生度假项目和野外拓展项目。
江汉平原板块。包括境内长江与汉江流域的平原地区县市。一是发展具有观光体验价值的大田或水上种植养殖项目,辅之农家餐饮;二是在城镇周边、人文景观和交通节点附近,发展特色农(渔)家乐和休闲农庄;三是培植平原农耕文化展示园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游览项目。
鄂西鄂北板块。主要是位于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和桐柏山区、大洪山区的有关县市。一是在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和交通节点附近,发展主题鲜明的特色农产品观光体验园和农家乐片区;二是依托“一江两山”、“清江画廊”和生态、富硒农产品资源,发展休闲度假农庄;三是依托鄂西传统建筑和土苗民俗文化,打造富有巴土风情的少数民族村寨。(张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