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村级“三室两厅”成群众“温暖之家”

28.07.2014  05:11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针对农村群众“人难找、路难跑、事难办”等问题,游仙区以村级服务阵地为平台,积极打造“三室两厅”便民服务点、村民活动点,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素质提升室,学习活动不出村。乡村设置“乡村课堂”,由乡镇党委“一把手”带头到村社上党课,通过开展学先进、看先进等,增强农村党员党性修养;采取“群众点菜、专家配菜”的培训方式,邀请农技干部、致富能人等“行家里手”授课,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同时,全区277个村(社区)“农家(社区)书屋”结合实际和辖区居民特点配备书本上万册,实行自助学;针对不同群体、不同时段,用“远程站点”开设不同教育课堂。

村民说事室,小事化解不出村。在村部设立“村民说事室”,由村四职干部轮流“坐班”,接待上门说事的群众并做好记录,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转交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对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归类,涉及到修路、秸秆综合利用等重大问题由村干部召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一事一议”。

健康管理室,群众就医不出村。整合基层卫生、计生公共资源,一村配置一名专业医务人员,打造200余个标准化村级健康管理室;实行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术后回访等服务机制;在全市率先启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和单病种限价付费方式改革试点。

便民服务厅,群众办事不出村。补充完善239个村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免费供群众使用。由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四职”干部组成服务队,解决“有地无设备、有设备无人会使用”的问题;将群众的需求纳入综合服务范围,分为政策咨询、证件代办等20余项服务项目,将办事流程、所需资料进行全面公示,避免群众“白跑路”;创新“代办制”、“AB岗”、“网格化”管理等服务形式。

文体活动厅,文化娱乐不出村。免费开放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书屋283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农民健身工程20个,免费开放体育场馆5.2万人次。组建百余支农村文体协会,带动10万余群众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依托魏城镇、街子乡等成功举办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富乐花乡赏花节等“一会四节”活动,持续深入推广乡村旅游品牌。

(任明媛 本报记者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