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亿港元收购创兴银行获批 越秀集团“一箭三雕”

10.01.2014  11:06
核心提示:昨日(1月9日)早间,创兴银行(01111,HK)发布公告称,香港金管局根据《银行业条例》已于1月8日批准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           昨日(1月9日)早间,创兴银行(01111,HK)发布公告称,香港金管局根据《银行业条例》已于1月8日批准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越秀企业及要约人越秀金融,各自成为创兴银行的大股东控权人。

这就意味着,越秀集团收购创兴银行终于尘埃落定。涉及金额约116.44亿港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在港的最大收购案,也是地方国企在港首次并购银行。

分析人士指出,越秀集团对创兴银行的成功收购,有利于广州金融区域中心的建设,能够拓展广州跟香港金融界的联系。收购创兴银行也是在广州国资整合背景下,越秀集团打造地产、交通、金融三大核心业务的重要一步。同时,创兴银行在未来可以给越秀集团在地产、交通业务方面形成支持,可谓“一箭三雕”。

收购创兴银行获批

2013年10月25日,创兴银行发布公告称,越秀集团已向创兴银行全体股东提出部分要约收购,以每股35.69港元收购最多3.26亿股创兴银行股份,相当于其已发行股份的75%,所涉及金额约为116.44亿港元。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越秀集团相关人士,进一步确认了收购获批的事情。在具体收购金额方面,跟去年10月份公告的内容没有变化。

公告显示,收购完成后,越秀集团将保持创兴银行的上市地位不变,并进一步拓展其在内地市场的业务。这样,越秀集团将拥有4家上市公司,另外3家是越秀地产(00123,HK)、越秀交通(01052,HK)和越秀房托基金(00405,HK)。

据了解,创兴银行成立于1948年,由香港地产商廖宝珊创立,并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该行在香港设有总行和51家分行,此外在广东汕头、澳门和旧金山也有3家分行。在广州和上海还设有两家代表处。

根据《羊城晚报》的报道,按照越秀集团的计划,并购完成后立即申请将广州代表处升格为法人银行机构,申请人民币业务资格,并尽快在深圳、佛山等珠三角经济重点城市设立异地支行,同时争取在南沙、前海和横琴三个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区设立网点。到2017年,越秀集团计划将分支机构从珠三角扩展至北京、上海等内地重要经济区域。到2020年,则开始在亚太地区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金融集团

越秀集团成立于1985年,当时定位于广州市政府在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工作的“窗口”。目前是广州国资委旗下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公司涉及多项业务,包括地产、交通基建、金融、酒店、造纸、国际工程和劳务、水泥、超市、电池等。

从2008年开始,越秀集团明确战略定位,逐步确立了以房地产、交通基建、金融等三大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产业的“3+X”产业体系。

在金融方面,越秀金融集团成立于2012年1月,目前拥有证券、期货、基金、产业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十个金融业务。其金融业务除了遍布珠三角以外,在杭州、北京、湖南等地区开设了分支机构。

其中,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金融板块的核心主体之一。2013年3月,越秀集团高层对外表示,正积极准备广州证券上市工作,预计在2015年底或者2016年初实现上市。

据中国房地产网的消息,越秀集团董事长张招兴此前对收购创兴银行一事评论说,通过收购越秀可利用创兴银行的金融服务牌照、客户网络和综合性的产品组合及上市地位,在香港和内地市场进一步开发集团的金融服务平台。

而越秀集团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国际化的金融控股集团。张招兴说,越秀金融板块已有证券、融资租赁、产业投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在内的综合化金融业务平台,并购创兴银行后将打造以银行、证券为核心的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主任林江看来,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国资委旗下的公司,作为同港澳经贸联系的窗口,收购创兴银行跟广州市的金融战略亦有关系。

2011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2011-2020)年》,提出要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区域中心的一个方面就是国际化。规划称,要发挥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门户城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国际金融产业转移,促进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林江认为,要想广州的金融业能够国际化,那么跟香港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州迫切希望构建穗港合作的金融平台。

“广州市此举也是希望让外界看到,广州非常重视跟香港的合作。越秀集团收购创业银行后,能进一步拓展广州跟香港金融界的联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