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和大邑县全力支援色达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1.09.2014  18:37

   四川在线消息(何远珊 记者张雪婵) 今年,是温江区和大邑县对口援建色达县的第5年,“援建到底援什么建什么一直是三地都在思考的问题。”温江区援建队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色达县人民缺什么就援什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色达县地广人稀,地方财力薄弱,公共医疗体系还不完善,一直是包虫病的高发地,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温江区将公共医疗卫生列为重点援建项目之一。

   提供人才支持 夯实发展基础

  今年8月2日,来自温江区疾控中心的聂炜抵达色达,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组织开展防止艾滋病的专题讲座;来自温江区医院的护师李锦和张剑蔷,将多年的临床笔记提供给当地的护士学习;来自大邑县人民医院的杨伟主动承担传染病检测任务……第二批援藏队员郭蓉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两年,经她治疗好的藏族阿妈带了亲手做的酥油送到卫生院,得知郭医生已回到内地后泪流满面,一定要请卫生局挂职副局长叶燕飞把酥油带回温江给她的恩人。

  甘孜州委“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列入州委、政府重要民生内容,但优秀的人才“进不来,留不住”一直是当地医疗卫生发展的瓶颈。为此,温江区和大邑县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从温江区和大邑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中医院抽调医疗卫生人才40余人,奔赴色达县对口单位,进行人才帮扶和智力支持。这些医疗战线的白衣天使,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成就了藏汉人民的友谊,为色达县的医疗卫生发展夯实了基础。

   加大支援力度 服务色达人民

  8月,色达县举办首届“旅游杯”全民运动会,援建医疗队员既是运动员又是医务工作者,在运动会期间设立医疗点15个,现场救治运动员1人次,为赛事正常举办提供医疗保障。

  温江区和大邑县第三批援藏工作队11名医务人员,按照工作队要求,要在两年内完成色达县17个乡镇送医送药下乡任务,每个队员承包2至3个乡镇。温江区医院的张剑蔷和李锦表示,将最大限度发挥专业优势,力争把效果做到最好。这些白衣天使不断思考如何延伸工作职责,如何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争取两年援藏价值最大化。

  同时,温江区和大邑县援藏队把培训作为卫生支援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培训班手把手带教,让当地医疗工作者掌握先进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

  “近几年来,我们在温江区卫生局的大力援助下,从人才到技术,从软件到硬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温江区各级领导的重视,也源于省委关于对口援建系列政策的支持。”色达县卫计局局长秋松说。

   加强硬件投入 完善公共服务能力

  近期,温江区卫生局组织28名医疗专家到色达县进行巡回医疗行动,开展义诊活动,并且为色达县卫生局捐款31万元。据了解,去年温江区卫生局对口援建色达县卫生系统设备、现金达100余万元。

  两年来,温江区在色达医疗卫生方面的援助力度不断加大。翁达镇中心卫生院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温江区出资864万元,预计明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将具备色达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功能。

  在翁达镇卫生院没有投入使用前,交通相对便利的旭日乡、杨各乡的老百姓到色达县医院就医都需要2个小时。对于病人,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翁达镇中心卫生院的建成运行,对周边5个乡镇的村民来说无疑是拯救生命福音。

  “温江区和大邑县卫生对口援建工作注重的是打基础、利长远,追求的效果是人民得实惠、促发展,实现的价值是让色达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伟大中国梦。”温江区援建队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