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鼓鼓的“钱袋子”——温江区以改革创新促进农民增收纪实

27.10.2017  22:13

 

 

开秧门,捉鱼了。 陶仲建 摄

 

□蔡征波
    川西坝子秋意浓。
    走进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成都市温江区,这里的一个个花木产业园,在温江人勇于改革创新的行动中,持续释放潜力,让温江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温江农业增加值达16.42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61元,同比增长8.6%,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
    温江农民鼓鼓的钱袋子背后,蕴藏着一整套温江人在改革创新中自创的增收密码。
产业模式大变革“林荫经济”倍增经营性收入大动能
    温江人深深地懂得,农民要持续增收,必须持续增加农民经营净收入,产业则是根本。
    花木之乡必须转型升级!温江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就是要克服阵痛,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林荫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闯出一条现代花木产业引领的温江产业增收大道。
    “林荫经济”,基础在改变花木种植基地结构。在不影响花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花木地的林下空间套种食用菌、魔芋以及铁皮石斛、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目前已建立了10多个“林荫经济”发展基地,林地套种地被植物2万余亩,套种食用菌、中药材等新型经济作物1000余亩,上半年实现亩平增收4000余元。温江遍布城乡的花木种植基地,摇身一变为复合型的现代农业基地。
    基地带动加工。2017年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预计产值达50亿元。巨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林荫经济”,推动乡村旅游倍增发展。做大做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通过开展现场采摘、亲子体验等活动,探索一三产业互动,将“林荫经济”发展基地打造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今年上半年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9%。如今,温江的田野上,“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
    “林荫经济”,拓展在电子商务的全民创业。依托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以花木交易所为基础,建设智慧花木交易平台,形成“互联网+花木”模式。同时,结合蓉欧快铁的交通优势,着力建设“蓉欧+花木”出口基地,招引外贸企业,有效拓展海外市场。上半年,实现花木销售总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33.75%。
产权制度大变革“试点先行”释放财产性收入大潜能
    改革就是最大的增收潜力。温江区委、区政府抢抓改革试点机遇,全面发力、纵深推进温江农业农村改革,特别是率先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路,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一招,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并行分置”要求,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经营权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抵押担保权能,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抵押融资提供政策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2.8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60.7%,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286笔金额9.78亿元;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家庭农场4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1家。
    第二招,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小组微生”项目建设,推进农户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房屋的转让、租赁、入股、联营和抵押融资。截至目前,已挂牌成交集体建设用地4宗,面积58.73亩,成交资金3162万元;办理农村房屋交易573件,交易金额2970万元,农村房屋租赁备案7487件,实现租金收入4190万元,农村房屋直接抵押贷款9笔、221万元,通过担保方式累计发放农村房屋贷款4669万元。
    第三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构了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确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为平等参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条件。现已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1124个、股份经济合作联社9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总社10个,股份量化集体资产3.8亿元,集体土地3.29万亩,颁发股权证书7.01万本;集体资产总量达5.4亿元,集体资产在百万、千万以上的村(社区)分别达58%、9%。
培训方向大变革创业就业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大渠道
    现代农业,最需要的是现代农民。温江区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区财政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新培训模式,着力培养一批懂生产、会管理和善经营的农村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实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次。
    同时,支持和引导创业就业。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社区”援助活动,鼓励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或者进入二三产业创业就业,促进农民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
    如今,温江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就近就地转移劳动力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