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渡槽竣工通水 玉溪河灌区灾后重建基本完成

18.12.2015  19:17

    2015年12月18日零时,玉溪河引水工程主干渠团结渡槽竣工通水。新建的团结渡槽位于主干渠上游,为全长115米的U型渡槽,共11跨,槽身净高3.5m,宽度4.2m,过流能力32 m³/s,是玉溪河灌区“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竣工通水标志着玉溪河灌区灾后重建任务的基本完成。

 

    玉溪河引水工程1969年开始动工,1978年通水受益,主灌芦山、邛崃、名山、蒲江四个县(区、市),现有灌面62万亩,为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渠道已运行30多年,加之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主干渠多处滑坡、垮方,特别是造成原团结渡槽支承墩震损开裂,槽壳位移,严重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

    在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关心支持下,玉溪河灾后重建工程于2014年8月开工。玉管局全体干部职工及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抓安全,保质量,推进度,克服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用时17个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玉溪河灌区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投资7971万元,实现干渠全面安全通水。工程建设期间,省水利厅多位领导先后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对玉管局灾后重建工作提出意见,给予鼓励,并协调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

    灾后重建工程的完成增大了玉溪河干渠输水能力,消除了多处工程隐患,提高了工程安全系数,美化了工程形象,为灌区供水安全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