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渠县遍立“好人榜” 学身边好人,从身边事做起

09.12.2015  14:56

  “我要更努力撑起这个家,照顾好爷爷、奶奶、爸爸,不管多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这句透着责任、略显成熟的话语,出自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今年11月, 渠县 蔡和乡锅滩村正在上初二的蒲晓燕,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她的故事在 渠县 城里早已是家喻户晓。刚出生的蒲晓燕,妈妈就因难产离世,经受不住打击的爸爸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两年前,爷爷摔倒中风半身瘫痪,年幼的她喂猪、放牛,什么家务都做,还要照顾患病的爸爸和年迈的爷爷、奶奶。

  “双肩撑起残缺的家”的蒲晓燕、“三尺讲台写忠诚”的贾纾绚、“大山里的拐杖医生”万永平……这一个个名字,伴随着 渠县 持续开展 “善行 渠县 ”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成为了 渠县 城乡传颂的凡人善举,更是全民向善、纷纷效仿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

   扬善引善 寻找身边好人

   渠县 李渡乡狮牌社区二组的董定琼没想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了社区办事大厅,她成了“社区名人”。邻居杨代清身有残疾生活不便,董定琼长期帮他排忧解难,这一照顾便是10多年;社区只要有“红白喜事”,也总少不了她的身影,董定琼成了乡里乡亲的暖心人。

  和谐社区需要更多的“董定琼”,怎样才能让身边人都向“董定琼们”学习?在狮牌社区广场上,立着一块题为“孝敬、助人、守法、勤能、诚信、为民”的“好人榜”,社区六位“善行之星”的照片和故事被装进了“好人榜”。狮牌社区书记曾祥琼说:“要让社区居民知道‘雷锋’不远,就在我们身边,身边人身边事更能使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学。”

  立起“好人榜”的不仅是狮牌社区,在 渠县 500多个村(社区)、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机关以及120所学校均先后立起了“善行 渠县 好人榜”。“拐杖医生”万永平45年扎根深山,拄着拐杖为乡亲看病行医; 渠县 “活雷锋”张经国13年来捐款20多万元,先后帮扶2643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10余户残疾家庭、168名空巢老人、20名癌症患者……这些身边人的善心义举,引导 渠县 人“人人做善事、天天有善举、处处兴善行”。

  走在 渠县 大街小巷、村庄广场,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和弘扬真善美的漫画警句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坐出租车,能读到道德箴言,乘公交车,能看到文明指引…… 渠县 县委书记王善平说, 渠县 已经把善的要求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等制度规范中,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崇德行善。

  学善行善 看身边人做身边事

  今年暑假,在 渠县 公安局、民政局的推动下, 渠县 162名孤儿不仅摆脱了“黑户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明,而且还到县医院接受了人生第一次免费体检。“我知道有很多好心的叔叔阿姨在帮助我们,我也要做一个好人,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孤儿刘芳(化名)因为助人为乐,被他所在的鲜渡学校评为“美德少年”。

  在 渠县 的大街小巷,善言善行不断被传递、被传播。“捐一天收入、献一片爱心”大型义捐、“心手相连·关爱孤儿”行动、“凤凰孵化工程”捐资助学公益活动……此外, 渠县 还通过微博、微信开展“我心中的善”大讨论,撰写善行日记、分享善行感言成为 渠县 新风尚。

  “接待信访群众,他们的一些诉求并没有政策规定,但我们必须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安抚、去沟通”, 渠县 群工局局长王进旭说。今年4月, 渠县 两名学生溺亡,因家长向学校索赔金额太大,一时陷入僵局。王进旭和同事赶到死者家里调解,却吃了“闭门羹”,他们就在住宅区等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一开门就看到他们的死者亲属被感动了,最后接受了调解处理意见。

   渠县 食药监、工商质监、卫计、民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10个部门单位还开展“十大行业示范活动”,把与人为善、履职行善写进工作制度,将善的要求外化为行为规范,内化在一言一行中。

  在“善行 渠县 ”的感召中, 渠县 新涌现了11支志愿服务团队。今年8月成立的 渠县 蓝天救援队分队,最初只有6人,短短三个月发展了188名志愿者,“我们既打捞起了溺水死者,也找回了失踪老人。”分队队长祁义说。(吴涛 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