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吹响决战决胜整县“摘帽”冲锋号

27.04.2018  17:13

  

新市乡五通村田园风光

  蜿蜒的水泥路通村达户,粉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产业基地内生机勃勃……近日,笔者走进 渠县 汇东乡白蜡村,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这是白蜡村以前的真实写照。如今的白蜡村,村民们言语里满是自豪与骄傲:“产业发展起来了,路修好了,办事方便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白蜡村只是 渠县 推进脱贫攻坚的一处缩影。自2014年以来,该县已减贫91310人、退出贫困村57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579人,探索出了“互联网+党建”、铁军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等做法,获得了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

  2018年是实现整县“摘帽”的关键之年,如何在以往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的基础上再战再捷,高质量完成“73个贫困村、4.53万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县委书记苟小莉誓言:要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下足“绣花”功夫,使尽“洪荒”之力,决战决胜整县“摘帽”。

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搬迁安置点

   比拼:“九比九看”纵深推进

  查档案、看产业、核收入……4月11日, 渠县 召开脱贫攻坚“九比九看”现场推进会,县第5核查组来到今年预退出贫困村——龙潭镇文星村,对该村已脱贫贫困户和随机抽取的15户非贫困户,展开入户调查。

  实际上,“九比九看”现场推进会已不是新鲜事。只不过,今年的现场推进会在以往“贫困村分批次集中检阅”的基础上,调整为“随机抽村分组核查+领导带队交叉考核+入户核查现场测评”的方式,在考核和测评等方面更加细化和量化。

  对标整县“摘帽”, 渠县 出台了《2018年脱贫攻坚“九比九看”主题战方案》,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全县一共组织了16个核查组,每组由一位县领导、12名核查人员组成。每次推进会前,对参加推进会的核查小组所有人员进行统一集中培训,统一标准,就每次现场走访到的问题列成清单,按照工作细则逐一打分汇总,一把尺子量到底。

   渠县 脱贫攻坚推进办公室负责人说,每次推进会将评选出好和差的各3个村,向前三名授予流动红旗,后三名挂黄牌,同时在大会上作检讨和整改承诺。

  为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渠县 还以乡镇为单位划分为27个“战区”,由1名县领导负责一个“战区”,推行“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等活动,形成“总部统揽、分区作战、乡镇攻坚”的“1+N”攻坚模式。同时,按照“单月现场推进、双月月考促进、领导专题调研、全覆盖督导督查”四种方式并行的推进办法,围绕“乡三有”“村五有”“户六有”等情况,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扶贫帮扶等各方面工作,展开暗访督查、交叉考核、调研督导,促使全县党员干部时刻以赶考的姿态、奔跑的状态和如履薄冰的心态,脚踏实地地抓好脱贫攻坚每个环节的工作。

板桥乡新塘村易地搬迁新村

   发力:农业产业富民强村

  每至月底,拱市乡绿水村村委会的院坝里,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的村民们便会聚在这里,领取上月的务工工资。

  “上个月挣了2000多元,到了花椒采摘期收入就更高了,估计一月能挣4000多元。”曾是贫困户的村民王少华说,去年他和家人在基地务工,三个月采摘期收入超过了1.5万元,加上土地流转金,全年家庭人均收入近万元,他也成了村里的“脱贫光荣户”。

  近年来, 渠县 紧紧围绕130个贫困村整村退出、14余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关键支撑,以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旅融合等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全覆盖,大力推行家门口创业就业脱贫的产业模式,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 渠县 从政策扶持、项目建设、品牌建设三方面发力,以黄花、柑桔(柠檬)、花椒、核桃、粮油、蔬菜等重点特色产业为依托,提升打造了100万亩优质产业基地,培育了盛果农业、丰景农业等5家省级龙头企业,8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个家庭农场,帮助通济油脂、特驱饲料等2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包装推介出了“宕府王”黄花、“渠江青”花椒、“柠动力”柠檬等“渠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德康生猪养殖模式为载体,提升打造了100亿元生猪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农旅融合,不断实施生态富民。积极引导工商资金进农村,支持邦基服饰、乐仕达电子等企业建生态环保“扶贫车间”27个,辐射带动1500余名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厚植了贫困村经济基础,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后劲。

  目前, 渠县 已累计实施扶贫项目656个、整村推进项目25个,其中:硬化公路654公里,新(扩)建文化室57个、卫生室173个,通信网络达标建设41个,夯实了产业扶贫基础。

   扶志: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不仅要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还要教育后代,致富不忘党恩。”在李渡镇坪水村开展的“群众大走访·政策大宣讲”活动上,村民尹仕文说。

  尹仕文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多次种植蔬菜,因缺乏种植技术,收入甚微。自参加“互联网+党建”远程教育和农民夜校学习以来,他掌握了蔬菜等种植技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约600平方米的塑料薄膜大棚,种植起了空心菜、青椒和茄子等时令蔬菜。仅此一项,去年半年收入就超过了1.5万元,顺利脱贫。

  扶贫先扶志。 渠县 出台史上最严厉帮扶管理细则,优化调整挂包县级领导、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挂包联系地处偏远的深度贫困乡镇,全县2万余名公职人员、1千余名国有企业员工结对开展全覆盖帮扶联系,推行帮扶“十包”机制、“八个一”指标,帮扶效果直接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

  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 渠县 积极探索 “扶贫+扶智”“扶贫+扶志”等系列举措,以539个农民夜校为阵地,综合运用乡村大喇叭、广播电视、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深入开展“政策大宣讲”“法治大宣传”“典型大培育”“风气大培养”“感恩大教育”五大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比、“最美 渠县 人”评选、“家训家风美·家和万事兴”等系列活动,加强思想教育,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动脱贫致富。

   保障:健全机制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聚焦整县“摘帽”目标, 渠县 树立正向激励“风向标”,实施追责问效“杀手锏”,为顺利完成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保驾护航。

  该县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变成检验干部能力和实绩的“大考场”,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以正向激励激发正向能量,以超常举措提振干部精神。该县要求组织部门考核和考察干部 “先考扶贫”,对在脱贫攻坚中担当意识强、措施办法多、工作作风实、脱贫成效好的党员干部,大张旗鼓表彰、不拘一格重用;纪检部门要科学建立脱贫攻坚容错容缺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绝不让帮扶干部流汗流血还流泪,鼓励干部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宣传部门选树正面典型,深度挖掘一批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让学有样板、做有典范,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渠县 旗帜鲜明地支持干的,批评看的,处理捣乱的。县里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细化为工作清单,明确了责任要求,要求县委巡视组、“两办”督查力量对照工作清单不定时不定点开展明查暗访,对担责不力、违规违纪、失职渎职等行为严格实施 “一案双查”,即查即处,严罚重处;对责任不落实、任务完不成的严格落实“开刀问斩”,严肃兑现摘不了 “穷帽”就坚决摘掉“官帽”的军令状,通过全方位的问责追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如今,紧扣整县“摘帽”目标,全面决战决胜的冲锋号正响彻宕渠大地……(廖亚飞 简朝龙 徐燕 赵辉 杨东)

  附链接: http://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180424/v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