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有多近? 四个细节读懂成渝“靠近”
成渝有多近?
●一列高铁跑一个小时18分钟的距离
●一个公司团队,一年订了数百张往返车票
●一城基础设施改善,另一城也会跟着受益
●一家外国公司,可以坐地兼顾成渝两地业务
●一个分享成渝连线红利的城市群在日渐壮大
在很多人眼里,成渝,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在很多公司布局中,通常会在成都或重庆选址成立西部业务的区域总部。比如全球五大行之一的世邦魏理仕,将分公司设立在位于成都最繁华商业区的成都IFS,但团队每周都会来往于成渝两地,负责西南片区的各项业务。今天,通达的交通用一个小时来说明两座城市越来越近的距离。但在更多奋斗者、建设者眼里,这两座城市,还可以更近。
一小时的距离,让重庆成了在蓉企业触手可及的市场;而这样的距离,也让重庆本地的年轻人,成了成都“东进”的参与者。甚至,因两地的“靠近”,周边的城市也跟着“火”了,一起分享了成渝带来的经济活力。今天,我们用四个细节,和你一起读懂成都和重庆的“靠近”。
壹
靠近 = 一举两得
一个团队往返成渝的数百张车票
每天早上,G2883都会准时从成都东站出发,1小时18分钟后,抵达重庆西站。
这趟高铁,对世邦魏理仕成都产业地产部团队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过去一年里,团队的报销单里有数百张往返成渝的车票。
据团队主管尤鹏伟介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区域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规划、项目发展策略以及招商落地顾问等,简单说,就是规划和建议哪些区域应该发展哪些重点产业,产业如何落地,项目如何定位和布局,以及政府可以招引什么样的公司。
巧的是,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相关的课题,尤鹏伟和团队广泛参与。
比如,去年被国家发改委“官宣”规划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尤鹏伟和团队就参与了规划顾问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为青白江铁路港临港先进制造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中国-新加坡(重庆)多式联运枢纽等项目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研究和发展顾问服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团队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是港口,其规划建设和周边产业布局情况,对未来的产业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成渝两地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开行了中欧班列。这两个班列的站点,尤鹏伟和团队都相当熟悉,他们最关注中欧班列开行状态、货物类型和业务趋势,这也是两地未来合作和差异化发展的机遇所在。
尤鹏伟从事产业招商工作已经有十多年。在他看来,成都和重庆原本就不远,而未来,要唱好“双城记”,成渝全方位合作是大势所趋。
贰
靠近 = 一荣俱荣
一个重庆人在成都的“东进”
这头有成都企业赴渝寻机遇,另一头,来自重庆开州区临江镇的蔡波,已经在成都市东部新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重大项目协调处干得如火如荼了。
平日里,蔡波就住在天府国际机场不远处的员工宿舍。这里的人,都和他一样,是负责规划、统筹建设东部新区的工作人员。从周一到周五,他们一周有七成以上的时间都待在这里。
在东部新区尤其是天府国际机场,蔡波对每一寸土地都再熟悉不过了。2016年,蔡波被市委组织部从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抽调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现场指挥部(前期的征地拆迁部、随着工作顺利推进,部门改为用地保障部)曾围绕着面积为3万多亩的天府国际机场项目用地,步行走了一圈。
“一圈的总长度约50公里。”蔡波回忆道。每次和蔡波一起现场勘查的,还有来自属地政府、省机场集团、市交投集团、相关标段施工单位的多个人组成的团队。而这约50公里中,大部分都是荒郊野岭,没有道路。勘查队大部分都是在穿越树林、背着勘测设备爬坡上坎。有一次,一行人在一个学校后面的山坡上进行勘查时,团队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被旁边树木上的小刺划伤了手。
到了夏日雨季,蔡波依然守护在机场项目上,有时还会蹚着半膝高的水,去查看影响施工的点位,以及周边居民家的水电是否受损。
“就连家里人有时也会吃醋,为什么一个重庆小伙要跑到成都来工作。”在聊起东部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时,蔡波侃侃而谈游刃有余;但提起家人的想法时,他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去年同学会上,老同学也犀利地问出了这个问题。不过,蔡波的回答还是相当从容的——一方面,川渝总是一家人,连口音、口味都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天府国际机场也将惠及重庆,不仅仅是多一份交通选择,还可以共同构建起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
叁
靠近 = 左右逢源
一笔“划”两城的设计师
身在美国,每月飞1-2次成都或者重庆,是张韬这几年的生活常态。张韬是Sasaki Associates Inc美国总部董事、项目设计总监,公司是国际生态景观设计的翘楚,已拿下天府奥体公园、“成都熊猫之都”等多个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
“成都与重庆有不同的城市风格,但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2017年,张韬开始负责Sasaki中国国内项目。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是他最频繁的目的地。也是这一年,成都开启“东进”战略,重庆则开了一场渝西片区各区工作座谈会,两座城市各自突破城市边界,越走越近。
成渝相向,给Sasaki带来无限机遇。2018年,天府奥体公园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设计方案,这是“东进”标志性项目,也是四川首个集水上、山地、综合体育项目为一体的大型体育综合体,Sasaki报名参与竞逐。张韬带着团队,一次次实地踏勘、熬夜修改方案,从8强到5强,最终成为三家优胜团队之一,并一起携手完善方案。
“天府奥体公园不应该是一个放在任何地方都成立的项目,它必须是有成都印记的、具有鲜明成都特色的。”在张韬看来,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大手笔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项目建成一定会为成都的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机遇,成为成都国际交流新名片。
在这期间,张韬也是重庆的常客。2018年11月,他参与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方案征集现场交流会,与在成都一样,他专门花了一个晚上,沿着南滨路等特色道路,细细逛、慢慢看。
“我喜欢徒步,我热爱运动。我喜欢自己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文化、地区、国家和语言。这是非常迷人的经历。”作为设计师,成都与重庆,都曾让张韬不止一次感叹“有趣”,在他看来,现在城市大多“千城一面”,如果蒙上眼睛到一座城市,很难分辨出是哪个城市。而成都与重庆本底很好,彰显着多元和包容、开放,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
2019年,“成都熊猫之都”项目面向全球“借智”,Sasaki也是优胜团队之一,目前正在完善方案。在Sasaki团队看来,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双中心”相向而行,未来将开启更多建设篇章,也将有更多机遇。
肆
靠近 = 水广鱼多
过去两年里,成都和重庆之间的一些城市,比如遂宁、资阳、内江等地,也成了尤鹏伟和团队时常造访的目的地。
“去年我们曾多次陪同计划在西部开展和扩大业务的跨国企业,到这些城市考察营商环境和理想选址地。”尤鹏伟说。
上个月,一家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国企业计划在中国西部成立生产基地,为坐落在成渝两地的整车厂供应产品。尤鹏伟陪同企业在成都和重庆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通过对区域环境的充分了解以及投资成本的测算后,对方表达出拓宽项目目标选址区域的意愿,对成渝之间的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地处成渝中间的城市,逐渐地进入了企业投资选址考察范围。过去只要提到西部,很容易想到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是大量企业落户的理想之地。尤其对拓展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要迅速地占领市场并提高影响力,正需要选择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
过去,像尤鹏伟这样长期为跨国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很少会因工作需要而前往成渝周边城市。曾有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为“中部塌陷”,即成渝两地对要素的吸纳能力远大于其溢出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致使中间城市形成了经济上的“塌陷带”。
情况正在有所转变。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相向发展带来“中部崛起”,在成渝之间形成更为有力的支撑,实现中部“塌陷”到中部“机遇”。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对“中部”感兴趣、甚至最终落户的企业数量开始变多了,尤鹏伟开始常常前往遂宁、资阳、内江等地进行考察。
当地对此的反应也相当迅速。比如,尤鹏伟就发现,当地投资服务部门通常会很快组建一批完善且专业的团队来负责企业对接。关于行业发展趋势、营商与投资环境、区域规划、土地资源、项目扶持、服务平台、产业链资源、成本控制等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的服务团队都会一一解答并制定合理的方案措施。
这里,早已打破了过去人们对小城市的招商工作烙刻的“不专业”标签。在尤鹏伟看来,成都和重庆正通过“靠近”,为周边城市带来新的变化和机遇。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