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推动两地公交“一卡通” 引导取消两地手机漫游费

22.05.2015  12:40

  本报制图/龚武

  5月11日,正在建设中的成渝客专内江北站。 本报特约通讯员 兰自涛 摄

  两省市之间,今后有望高速收费不换卡,手机漫游不收费,医保异地可结算

  5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这是继 2011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以来,两地签署的又一个重要合作文件。

  《备忘录》明确,两地未来将在六个方面加强合作,其中将推动交通、信息和市场三个一体化,首次提出联手规划都市消费品、石油天然气化工、特色资源加工三大产业走廊。

  《备忘录》都有哪些亮点?将给百姓带来怎样的实惠?记者为此采访了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看点一

  交通一体化

  以“五横三纵”为骨架建综合交通网络,推动高速路收费、城市公交“一卡通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两地以重庆、成都两大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共同构建以“五横三纵”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并在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方面安排了一大批具体项目。其中明确提出,在加快建设兰渝铁路、成渝客专的同时,要启动渝昆铁路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重庆—达州、达州—开县—万州城际铁路。

  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在推进建设成安渝高速、重庆—广安—巴中高速公路的同时,还将推进南充—潼南—大足—泸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除了硬件建设,两地还明确将推进高速公路收费、大城市间城市公交等“一卡通”。这意味着今后川渝两地汽车进入对方地界,可以不换卡;四川的城市公交卡今后有望在重庆使用。

  看点二

  信息一体化

  引导营运商逐步取消两地手机漫游费、降低长途费

  在信息一体化方面,两地首次提出联手构建区域基础性大型数据库,加快区域人口、企业、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与共享利用,携手打造大数据中心。同时,两地将推进区域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区域信息通信枢纽功能。鼓励和引导两地营运商逐步取消手机漫游费、降低长途费。

  这意味着两地的人们今后到对方地界“串门”,可能不用再给漫游费了;长途通信费也有望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