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如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搭建创新要素共享平台”
去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次提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时至今日,已逾一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去年4月,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签署《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加快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成渝不断“破壁”,协同创新,但如何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有许多方向亟待探索。
这也是正在进行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聚焦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参会委员们通过详细的考察、研究、思考,在提案中纷纷给出了具体建议。
创新要素共享 科技人才互聘
“对比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成渝两地的经济总量占比、科技研发人员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及利润率、科技创新能力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程度等,都还存在差距,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面临不少挑战。”民盟四川省委员会提交给会议的一份集体提案,就是《关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建议》。
事实上,成渝地区科技服务平台数量和质量都还有待提高。该《建议》提出的对策是,搭建成渝区域创新要素共享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共享。
具体而言,建议建立成渝地区高校联盟、产业联盟、推动区域内不同创新资源及信息的共享共用,建立科技人才的互聘互用、科技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创新合力。
还可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合作共建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打造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另一方面,还可培育科技服务平台及专业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激励体制和人才竞争机制,着重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重视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
建设大科学装置 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在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朱建华看来,成渝地区依托高校建设的一流科研平台及大科学装置数量还不足,这对提升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带来了阻碍。他此次参会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双一流高校建设大科学装置 助推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希望以大科学装置建设,来积极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朱建华的建议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前布局及支持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大科学装置。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支持四川的8所国家“双一流”高校立足自身的特色优势学科及研究方向,围绕先进核能、空天科技、生物治疗、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重点优势方向主动谋划和培育高能级科研平台及大科学装置,巩固提升四川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竞争力。
另一方面,他建议加强与重庆市的协调沟通,优化成渝地区“双一流”高校大科学装置的整体布局。建议建立顺畅高效的政府沟通机制,整合成、渝两地优质创新资源,协调重庆市2所国家“双一流”高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立足自身优势学科方向,谋划培育有特色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四川的“双一流”高校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创新版图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他还建议依托成渝地区高校联盟、产业联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资源等创新载体联合建设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打通资源、科技、人才、成果等创新资源的流动壁垒,促进一批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和重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健康的人才环境。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期刊社主任郭春生带来了名为《加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助力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其中就提出建议,希望加强有利于人才集聚、成长的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成渝两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已经全面落地,人才服务窗口已全部开放,人才引进取得较大的成绩。他在建议中提出,仍需要正确看待高端人才的稀缺性和高流动性,结合成渝实际需要,明确什么研究方向、什么位置需要人才,避免盲目引进。引进后要用好人才,要给与足够的资源,建设好人才发挥所长和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能让高端人才引进即“巅峰”。
他建议对高端人才要尊重其个性特点,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扰。正确认识博士后研究人员是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加快完善博士后人才引进和补贴政策,提高博士后人才引进强度,创造博士后人才引进、培养、成长的良好环境。落实博士生扩招,重视博士生培养,让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能成长,能留下。
另一方面,要注重职业教育,正确认识到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是创新的中坚力量,决定整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中位数水平。他建议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创新性、创造性人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