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县清河园主人:小康之家要办小康文化

06.03.2015  20:58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宋成均)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看上去是满足了受助者的需要,其实也满足了自己修身修心的需要。”3月6日,宜宾长宁县淯江河畔仿古民居清河园主人张玉龙给记者介绍劳动修身、学文修心、救世修德、无怨修安时如是说。

记者在青灰色古砖瓦的“清河园”院内看到,古色古香的外墙写着忠、孝、仁、义四个大字,张贴着诗词歌赋,两个一大一小的孩子正在院子里跑跳打闹着。见记者的到来,两小孩立马停了下来,搬桌子、摆板凳、端茶送水了。

张玉龙为儿童传授传统文化

这两个小孩是张玉龙老人10岁的孙女和5岁的孙儿。“长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耳濡目染会让孩子们长成他们应该有的样子。”张玉龙老人说,不了解自己的人,往往会说他痴、疯、狂。是啊,当大家都一股脑儿地往前走,向前冲时,我们往往忘了回望我们的前辈,回望我们来时走过的路。张玉龙老人的“百忍堂”,堂前教子,创业难守成更不易。国家法治,也融入张家的宗堂教育,形成张家的家庭文化。

2014年,张玉龙一家被评为宜宾市首届最美家庭。张玉龙老人说,小康人家办小康文化,就是要修身修心,完善自己,完善家庭,完善社会。

清和园的“家文化

清河园入口处两侧的墙上,题着张玉龙老人的自传诗文《天命心语》和《花甲抒怀》等。张玉龙指着其中一则诗文向记者介绍,“这是我在《花甲抒怀》中写的一句话,现有清河园的资产,是我和家人勤劳的创造,50多年来,我攀越了人生的天梯,历经了人生的阴暗……这一张张奖状和一本本证书,是我和家人汗水的乐章。

清河园内外四块匾上醒目地题着:“文联之家”“诚实之家”“百恩之家”和“幸福之家”。

清河园占地近4000平方米,最初是清朝晚期张老先祖开办的一个书院,至今已有约100年历史。书院废弃以后,张玉龙在旧址上重建了这个仿古民居清河园,这片乐土除了是宜宾市文联、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也是“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张玉龙老人说,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时事怎么更迭,对一个家族来说有家族文化的沿袭,对一个民族来说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这个小康之家,就是要办小康文化,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从家庭出发,完善自己,浸染家人,教育子孙,从而对朋友、邻里、乡亲形成影响。

满腔热情传承民俗文化

74岁的张玉龙老人面庞清瘦、头发花白,却精神气十足,脸上总是挂着乐呵呵的笑容。在大家伙儿眼中,张玉龙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个年龄了,老人大多都选择在家养花弄草,安度晚年。但张玉龙却丝毫没有懈怠,风风火火地干起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工作,一干就是20年。

从2002年开始,张玉龙先后组织了龙舟协会、龙灯协会、收藏家协会、观赏石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古玩业商会和台胞台属联谊会等民间协会,举办了上百次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了大伙儿眼中名副其实的民俗爱好者和参与者。热爱公益、热爱社会、热爱人生,他与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保持着最密切的接触。

张玉龙主持祭龙

张玉龙作为长宁县一名资深的县政协委员,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基层,收集民情民意,至今提出建议意见已超过百条。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县政协会上,张玉龙又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自己办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经常举办读书会、笔会、诗词歌会等活动。但个体户办文化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有搞文化的满腔热情,却没有施展的平台。希望自己的文化理念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这些年来,张玉龙在市、县获得了上百张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准备在今年中秋节举办家庭文化节,通过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各种关系,广泛寻找和谐幸福家庭,或者有特色的家庭参与进来,进一步深挖长宁县的家庭文化,把家庭文化观念植入人们心中,为和谐幸福千家万户而努力。

家风为魂传承家族文化

在“清河园”内,有一个地方是张玉龙心中最重要的“圣地”,那就是他倾心打造的“百忍堂”。从古至今,家风的内涵都很丰富,张玉龙家庭所传承的是“百忍家风”。所谓“百忍家风”,就是张玉龙所在的张氏家族,在家族兴衰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总结概括出来的100多条为人处世的训诫。

人生不怕百不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祸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尽。”这是张玉龙张氏家族的一则家训。张家堂屋,这间不足10足的“百忍堂”,受场地的限制只呈现了百忍家风的一部分内容,在张老看来,这些内容都是家庭教育中最实用和有效的教条。他还专门请人画了一副“张家百忍图”,想以此方式将传承了上百年的家风更好地传承下去。

张玉龙倾心打造的“百忍堂

长宁镇农民陈绍舟夫妇,一人瘫痪在床,一人双目失明,张玉龙便帮他们背着谷子去打米,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两人去世。汪树清是一名孤寡老人,在河边打鱼时张玉龙总是要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五年前,张玉龙突发脑溢血入院治疗,汪树清老人听说后,眼泪长流地说:“这样一个好人,怎么就病了呢?老天一定要保佑你尽快好起来啊!

张玉龙老人,被邻里乡亲亲切地称为“及时雨”。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劳动修身、学文修心、救世修德、无怨修安,他所追求的中国梦,是家国天下的和谐发展。他说,凡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修身修心都可以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如今,张玉龙还有一个新的构想:长宁县有几百处农家乐,如果每处农家乐都能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那样就可以取得文化和经营的双重效益。他说,这件事,我打算要着手来做,做一处就要成功一处。